第1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日之内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元旦佳节查这些事,太不合时宜。
  “暂时搁下朕是明白的,也能想通幕后人的真实目的,但若是估判错误,错失时机当如何?”
  现在思虑的便是退路了。太子毕竟是太子,总不能就此搁置。东宫属官那里必须尽快给个理由,以防流言外传。
  “幕后人想看到的便是陛下因为此事乱了方寸,而如今我们要的,是让幕后人失去时机。失去时机不一定要主动出击,也可防守。然防守又不代表坐以待毙。臣觉得东宫那里可以早做打算,但是如今无需分毫动作,否则就会令对方有可乘之机而钻空子有其他动作。”江耀庭已将思路理清楚,观点已是笃定。
  景明帝微一颔首,目光转向江怀璧:“琢玉觉得呢?”
  “微臣同意父亲的看法,”她顿了顿,眸色幽深,继续分析,“微臣以为,此事以陛下平常的行事风格来观,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即便明面上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但暗地里还是在查探。而幕后人必然会提前准备替罪人,陛下若是查到那条线,也几乎就相当于断了那条线。”
  景明帝似有所悟,凝眉沉思片刻道:“你的意思是按兵不动过后再查,且查探时不能用寻常法子查,而是另辟蹊径?这倒是重要得很,这停下来的十日也足以令朕想出来其他办法了。”
  他忽然低头笑了笑,这一笑连江耀庭都愣了愣,景明帝实在是一个处处严肃的人,即便是有时真的高兴,亦不会将喜意挂在脸上。
  但是看着他与怀璧之间倒是随心得多。
  “琢玉,你于御前对朕了解得倒是详细。”景明帝语气轻松,目光随意撇过她。
  江怀璧微惊,江耀庭手心瞬间都沁了湿意。她竟然一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随意揣测君心。
  她心绪放平,恭声说了一句:“陛下果断仁义,阖朝皆知。”
  轻轻巧巧一句,但也的确没什么问题。
  景明帝仔细琢磨了一下“果断”与“仁义”二字,唇角微不可闻地勾了勾,没再说话。果断是真的,仁义是给他下的套。前一刻才帮他想通了其中关节,后一刻若要以揣测君心来为难她,还真就当不起仁义二字了。
  便也作罢。
  江耀庭不动声色看了她一眼,心底还是忍不住轻叹一声。对景明帝愈加疑惑,他既然是向来果断,便不会听不出来她的小聪明,而陛下向来对这种小聪明是不齿的,现如今竟一句话也没说。于是他亦想起那个词,纵容。
  相比之下,若是因此斥责她几声,才更让人安心。
  景明帝捏着酒盏,眸光一闪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朕知道琢玉不喜欢被勉强,忽然想起来你大婚那日,有一壶不得不喝的酒……如今与宋氏之间如何?”
  第248章 元宵
  江怀璧浑身僵了僵。京中皆知她与宋汀兰不和, 也不知景明帝问此话究竟有何深意。她不能欺君, 亦不能违心为以后承诺些什么。
  若要与宋汀兰和离, 要过的第一关便是景明帝这里。
  但赐婚这事景明帝自然是无错的。
  她正要开口, 江耀庭已经先出声笑答:“陛下是知道犬子性情清冷, 于夫妻之间难以开窍。”
  气氛瞬时松缓下来。
  江怀璧有些赧然, 景明帝亦是浅淡一笑。这开窍二字倒是有趣, 正合她意。不拂了景明帝赐婚的面子,亦不令江怀璧因与宋汀兰之间不和而被人冠上藐视圣旨的罪名, 只因她不开窍而已。
  .
  元旦当日文华殿内之事被皇帝死死压着,太子亦一切如常, 只当那日什么都未发生。景明帝也沉得住气,无论是后宫还是前朝, 明里暗里都未曾查探过。
  一天两天也就罢了,直到七日过了却仍旧没有一点动静, 暗中那些人可都开始慌了。原本一开始动机便是引诱皇帝去查些东西,好从中作梗,现下倒好,迟迟没有动静。
  其余官员都忙着庆祝新年,哪里还有时间管宫里传出来那些有的没的, 子虚乌有的事干脆不去考虑它。倒是让背后的人扑了个空,此时若是闹大了那是举朝皆知, 闹不出来便也就沉了下去。
  自然,警惕还是不能放松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