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的灭亡,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对基层的控制不足,只是大秦灭亡的征兆。”
  周邈用大放厥词的花招,打断了嬴政怒气值的积蓄。
  但本人还无知无觉地,接着摆事实、列论据:
  “说到秦朝对基层控制力的不足,在始皇陛下后来遇到的两次刺杀大案中,有显著体现。”
  嬴政仍旧不曾开口。
  显然默认了听周邈讲下去,其余人自然不敢出言制止。
  也纷纷竖耳细听。
  于是,章台宫中只闻周邈的声音:
  “一是博狼沙遇刺案。”
  周邈援引史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二是兰池刺杀案。”
  蒙恬:……周邈之前说的‘逢盗兰池’来了。
  同样援引史料:“依旧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如果周邈真有神异来历,所出皆为真言——关于这一点,陛下和蒙恬甚
  至死去的赵高,应当都已经验证过了。
  现在陛下手边的马鞍、马镫和马蹄铁,三张图样,也正证明着周邈的不凡。
  那么,周邈所言:秦对县乡基层的控制几欲瓦解,就极有可信度了。
  博狼沙遇刺还罢,发生在关东六国故地。
  然而兰池宫刺杀,可是发生在关中咸阳!
  而且是咸阳城中的宫苑兰池宫内。
  但是……
  周邈也道出另一种可能:“关于兰池宫刺杀案,究竟是偶发性刺杀,还是有预谋的政治暗杀?”
  “我觉得始皇陛下,更偏向于相信是后者。”
  “于是才在盗贼已经被武士杀死后,依旧在关中大肆搜捕二十日。”
  李斯深感认同:“的确,相比因咸阳周边混乱而生的突发刺杀,更像是蓄谋已久的暗杀。”
  “关中随后飞涨的米价——从一石三十钱涨到一千六百钱,就是最好的佐证。”
  李斯合理质疑道:“陛下微服私访,行踪当是绝密,若无重量级人物在背后操纵,如何能得知陛下行踪?”
  “又如何能在大索关中时,操纵米价飞涨五十倍?”
  李斯一通阴谋论分析下来,周邈听完不禁感叹:“不愧是你李斯啊。”
  阴谋专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