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居于咸阳,韩信的故韩王孙身份,以及咸阳乡里安宁,会让他不受顽劣少年的欺辱。”
  “大秦也会赐给韩信宅邸钱粮,你再不必常年耕种操劳,仅只为让韩信吃饱穿暖。
  若居于咸阳,夫人就可静心休养,届时劳病痊愈,从此韩信能在母亲身畔长大,衣食不愁”
  周邈从燕的话里得到灵感,说服韩信,从有利于韩母的优点切入。
  那说服韩母,自然也能尽数对韩信的好处。
  儿为母,母为子,互为软肋。
  韩母果然神色松动,而且如今身份既已暴露,势不如人,倒不如顺势而为。
  但韩母还是问道:“仙使为何要带吾儿入咸阳?吾儿不过一毛头小儿而已。”
  入咸阳居住,对他们母子来说,确实比在淮阴艰难求活,要好一些。
  而且咸阳为大秦腹心,机遇更多,她儿子又还年幼,来日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多年颠沛,韩母对天下归秦或韩,并无执念,但她儿需要一片天地展翅,方能飞上高天。
  周邈把‘掐算神通’的说辞又拿出来:“……若得培养,韩信来日必能有一番作为,届时自可印证今日预言。”
  “况且即便抛开玄异的帅星之说不谈,所谓三岁看老,仅看韩信的性情与言行,也知他来日会有所成就。”
  “但若对他不加培养,寡母至亲早逝,邻里少年欺凌,年幼无力维生,寄食百家……”
  周邈说的这些,正是历史上韩信经历过的苦难。
  “那就算他最终能在磨砺中长成,但大秦一统天下,没有乱世造就英雄,韩信不过是茫茫黔首中的一人,怎可确定他就能脱颖而出,做出一番成就呢?”
  时势造英雄,虽然如韩信这样的人杰,必有出头之日。
  但人生际遇无常,谁能断定何时才会出头?又会经历多少磨难?
  即使多出了科举取士的晋身通道,可韩信在军事上的才能,显见是远高于文治上的。
  即便得中,那不也是埋没了?
  韩母早在周邈说出对韩信的预言时,就在心中下了入咸阳的决定。
  未必是有多笃信预言,而是这代表了仙使的看重,那入咸阳他们就占了先手优势。
  而后周邈又说出若他们母子一直这样在淮阴生活下去的未来。
  就好像眼前已经预见了那个场景。
  韩母不再犹豫,当即:“吾儿信得仙使看重,入了咸阳也不算无依无靠,妾与吾儿愿入咸阳。”
  韩母终于答应了,周邈立时就被激动和兴奋充斥:兵仙崽!兵仙崽要入咸阳了!
  大秦自己用华服美食、关爱器重以及母爱,富养出一个兵仙,一个不会受情商和野心所害,肆意张扬的忠诚兵仙!
  那大秦就直接不用担心蒙恬、章邯、英布新生代之后的武将传承了。
  好好培养韩信,大秦幼生代的武将力量也有了!
  激动之下,也就没有注意到韩母话中隐含的让仙使多多关照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