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7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法家、道家与兵家,还有墨家等家,虽稍显弱势,却也能算是平分进士榜了。
  ……
  嬴政亲自宣读完毕科举四科的名次,放回玄榜。
  之后将有奉常衙门博士部抄录榜单,张贴于章台宫的宫墙大门外。
  这一份始皇帝亲笔落下的榜单原稿,将会收藏保存于咸阳宫书馆。
  嬴政又道:“今日擢选野之贤才,明日授赐朝臣、郡县之官,还望诸位莫忘初衷,谨守本心。
  为国之富强,为民之安乐,为己身留名青史!而勤谨、清廉、奉献,奋斗余生。”
  “唯!”
  一百零八名参加殿试,由始皇帝参与阅卷,亲自排名并书写榜单,亲自宣读名次,名符其实的天子门生,皆齐声应道。
  礼官出列,高唱:“跪!”
  “拜!”
  ……
  此次两跪六拜之礼,是拜君,亦是拜师。
  跪拜既毕,‘制名大典’主体上就已经完成。
  只在最后,始皇帝嬴政赐下恩典:“今岁首届科举取士,宜当特有恩赐。
  凡应试于廷殿之士,榜上有名者,凡二甲、三甲之列,各赐良马一匹。一甲者,各赐二马车驾一辆。”
  “另有,今日制名既毕,特赐四科廷士2御马游街,一甲者今日特许行于中道。”
  此恩典一出,众廷士无不心潮澎湃!
  即便是最差的三甲,都能得赐良马一匹,这是何等的厚赐,又是何等的殊荣啊!
  更莫说四科一甲,那更是二马拉车驾!
  今日在列的百官朝臣,许多都尚且不曾拥有一匹马。而也只有三公九卿及宗亲侯爵之列,才有财力配备二马拉车驾。
  最重要的是,二马拉车驾虽不似驷马、六马拉车驾,有严格的形制限定,可寻常士人和
  低阶官吏也会自觉避讳,但一甲廷士却能名正言顺地乘坐!
  这赐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莫大殊荣!
  何况四科一甲廷士,还被恩准今日可行于中道!
  中道,道路的中央。
  平日的城中大道,行人走人行道,车马行左右车道,中道乃是皇帝出巡、仙使出游或某人得特许时,才可行走的。
  今日四科一甲者,却皆得恩准可行于中道!
  始皇帝对廷士的看重由此可知,也可知科举取士,之于大秦的重要。
  更是无处不在昭示,他们这些廷士的前途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