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十一 庙堂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皇帝的态度,却是暧昧的。
  这件事情虽然不是他干的,但他却不大愿意彻查。
  但徐阶这时已顾不得皇帝的反对了,因为这已经威胁到了他的人身安全!
  刑部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当天就动手,高压之下办事就快,不用半天就摸到了线索,在黄昏时他们就找到了暴徒的窝点。
  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屋子的尸体——那群肇事的暴徒在事后全部被毒死了!
  “很明显了,这是静心策划的。”
  半个月后,坐在老家做蒸气浴的李彦直向身边的妻子说:“那帮人真是下作得可以啊,居然用上这手段。”
  “可他们除了用这手段之外,还能用什么手段呢?他们现在又没有兵权,又握不到政柄,堂堂正正过招根本不是对手,也就只能干这些下三滥了。”陆尔容随口答道,不过她近来对这些天下大事开始丧失兴趣了,应付了丈夫一句后,便恨恨地盯了身边的伊儿一眼,妻妾两人同样是生过儿女,之后她与丈夫一样,都开始有些发福了,而伊儿居然还能保持着苗条窈窕的身材,甚至那妊娠纹也不是很明显!以至在蒸气浴的时候,李彦直总不自觉地往伊儿身上瞄。
  “没出息的恶货!以为水汽朦胧的我就没看见么!”这位正室恨恨地想到。
  李彦直却心不在此:“北京被朱家那群蠢货闹成这样,事情大概也差不多了。”
  他人在尤溪,很多事情都是属下在办,不过这不代表李彦直不知道。若是手下办事的方向出了差错时他一定会设法阻止,现在没有阻止,正因为事情正按照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种制造恐怖的骚乱从地方再到京城,再从京城返回到地方,殴打丁汝夔的暴徒虽然被灭了口,但这样的大事,根本不可能没有痕迹,刑部很快就探查到了其中的蛛丝马迹,只是要凭这些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找到主谋容易,但证据却不够有力了。而且从各种迹象看来,这次的事情很可能牵涉到七八位藩王,也就是说,徐阶若真想彻查下去,结果可能就是要把一揽子王爷全部打入死牢!把洪武皇帝定下的藩王体制连根拔起!
  这可是牵涉到大明国家根本的大事啊!
  在证据不够有力的情况下,徐阶想动策划此事的那些人,要么就得得到士林的一致认可,要么就得顶住压力横下心来独断!
  结果,案子查到最后,一切又回到了政治斗争中来,而不是司法程序。
  现在一意孤行的话,保守派势力肯定会反对的,就是内阁、六部的“自己人”也未必敢站在他这边,因为风险太大了。
  但要是不处理的话,诸王就会认为徐阶果然还是忌惮着皇权,那些观望的士大夫就会因此而倒向皇帝那边去!事情就会变得对开放派势力十分不利。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唉……”徐阶在文渊殿叹息着:“那把敢乱砍人的刀,收得太早了!”
  朱载垕则坐在宫中,却暗暗生出一点快感来。徐阶乱,他就安,徐阶痛苦他就乐。他的权力欲望不如嘉靖,没有说一定要把臣子、把天下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想法。可是他毕竟是皇帝,既然是皇帝,就无法容忍被彻底架空。他隐隐看到,朝中的局势正有朝他这边倾斜的趋势。
  最近,由于朱载垕已经成年,守旧派大臣已经开始提出“还政于君”的提议了。
  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提议,提出这项动议的也是一位作风正派的忠臣。但徐阶心里却把这个忠臣骂了个狗血淋头!
  天下的士大夫,甚至大部分老百姓,却都认同这个想法。
  毕竟,在历史上,那些臣篡君位的时期,大部分都是动荡不安、生灵涂炭的时期,权臣“窃政”既久,一定会形成弊端!所以大家惯性地认为,徐阶再这样下去不但他自己没好下场,对天下也没有好处。
  所以很多御史、给事中都上表支持,甚至就是丁汝夔等人,也都认为是时候逐步还政于君了。
  徐阶心里暗自恼火着,觉得丁汝夔等人都是读书读坏了脑子!可是当他想起丁汝夔劝他的那句话时,又忍不住有些动心。
  丁汝夔是在被打之后对他说:“华亭啊,现在我们逐步安排还政于君的话,那你就是伊尹、周公了!万一将来不幸成了霍光,那也只是一时受难,千载以下,史书都会还我们一个公道的啊。”这个老臣,被打之后没有激发起他的雄心,反而让他产生了“能善终便善终”的念头。
  伊尹、周公……
  这是儒家评价体系中最高的荣耀啊!就是徐阶听了也不能不心动!
  正是这一点心动,让徐阶这样的人也有动了退一步之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