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开始宁夏的实验就是为了得到逆向的结果,她用同样的方式怎么可能会得到她想要的结果!
  偏偏一个正向一个逆向,中间的参数取值极为接近,几乎看不出不同。
  柳教授此时完全没有那种恍然大悟之后的愉快,有的只有愤怒和心梗——这就好像是被忽悠去领了一口免费的铁锅,然后买了2万块的保健品,拎回家之后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上当了一般。
  ——
  实验她已经做了大半,前期因为不断的重做投入非常大,现在却来告诉她他们做的方向都是错的,这让柳教授如何接受。
  她是可以继续跟着对方实验室的实验方法改,但是人家都做出来了,她再做个一模一样的,不是明摆着告诉所有人她抄了人家的吗?!
  何况,宁夏后面的实验她根本抄不了。
  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正向实验来做的,包括当初的目标确定和课题成果预期。
  这些全部都已经报上去了,她要是现在反过来,岂不是说她的课题本身就是错的?
  旁边的徐教授还在说:“这个菌种拿来搞土壤降解其实可惜了,照这个思路,这类菌种完全可以有更广泛的运用嘛。”
  “还有那个实验方法,也可以推广到我们今后的实验中,借鉴参考。”
  “等着这一组比赛回来,我看到时可以建议学院,让他们组再扩展一下,专门搞个大一点的课题,起码二类以上,你说是吧,柳教授?”
  “……”柳教授现在就像是有根鱼刺卡在喉咙里,根本不想回答徐教授的话。
  ——
  台上,董文斌已经做完了最后一页ppt的汇报:“以上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课题汇报,如果有不完善之处,还请各位老师、评审和同学批评指正。”
  董文斌又鞠了一躬,台下响起掌声。
  宁夏也跟着鼓起了掌,朝着董文斌竖了一个大拇指。
  整个汇报很顺畅,而且很完整,基本没有遗漏。
  “下面是答辩环节。”主持人开口道。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声音响起。
  “那我先来问一个问题吧。”
  说话的是坐在最中间位置上的周教授,对方上身微微前倾,脸上透着感兴趣的神色。
  “你们这个课题的方向和立意不错,整个实验的设计非常有意思,但我想知道,你们如何去控制ra-re本身的活性,据我所知这样不具有吸收排他性的微生物,本身的活性也极难控制,因为你不知道它会‘吃’进去什么东西。”周教授问出了自己关心的点。
  董文斌微微一愣,不过很快给出了答案:“ra-re的活性和周期的确很难控制,因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不直接去控制ra-re的活性和周期,而是利用另外一个菌种re-s来控制。”
  董文斌不用多说,随着两个菌种的结构被放到投影上,在场的教授们已经看懂了这其中的关系。
  又一个很创新的方法,get到了。
  “那我再来问一个问题”,周教授眼神发亮地又问:“根据你刚才汇报的情况来看,ra-re菌种还未达到稳定状态,这个问题在后期的实验、乃至应用当中,如果克服这一点?”
  董文斌继续回答:“目前菌种的确不稳定,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菌种,针对菌种稳定性问题,我们采取的方法是n代培养,通过n代基因组记忆和基因强化来最终实现菌种的稳定性,包括作为诱导菌种的re-s也是。”
  顿了顿,董文斌又道:“目前我们的培养刚刚进入第3代,根据现在的参数检测建模,预计在第7至8代的时候能够达到合理稳定状态。”
  这些都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答辩内容里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