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烨扭头看见白娘子情况不妙,赶忙出手相助,遁出阳神,一半虚化成丝,渗透入其天灵,助其稳固根本。
  另一半则化作封神斩将飞刀,放出白光,转动身躯,释放灭绝之仙力,竟将四次天劫大半能量一刀斩杀。
  白素贞得杨烨全力协助,总算侥幸渡过四次天劫,元婴升级阳神,并选择了阴阳法王当成新增的职业技。
  可惜杨烨并不晓得,他此番协助渡劫的行动,其实当属拔苗助长,因为风火心魔三灾原本当靠渡劫者独立来渡,更兼白娘子三尸未斩,六气未闭,却勉强过掉四次天劫,实际等于是扼杀其发展潜力,翌日再渡五次天劫,几乎是无甚可能。
  当然,白素贞修行天赋也就那样,个性仁慈善良,理想还是只羡鸳鸯不羡仙,若没有杨烨强行帮助,或许渡过四次天劫都是妄想。
  白素贞渡天劫千辛万苦,杨烨也算有点动作消耗,但若要比轻松,却是远远不及孙悟空。这只猴子渡天劫,简直不该算是渡,而该叫做玩。
  觑准孙悟空为目标的天劫能量,属于三股中势力最强的,更是五道雷劫叠加,从一次天劫、二次天劫,直到最高境界的五次天劫。经过杨烨传授七十二变、悲血气和筋斗云的猴子,惹出来堪称空前绝后的大阵仗。
  在造化空间三千世界中,从来没有什么炼气士,能一口气连渡五次天劫。但孙悟空靠着杨烨的帮助,愣是化不可能为可能。
  九转元功七十二变的妙用,被孙悟空瞬间尽情施展,别人渡天劫都是硬碰硬,不是靠肉身,就是靠灵魂,或许用法宝或肉身。
  孙悟空的渡劫方式迥异于任何人,他没有硬拼,只用躲避的方式,将肉身快速转换五行属性,从飞禽、走兽、昆羽、活物、死物,大自然三千世界各色物质间随机变化,将生克理论运用到极致,不求攫取能量,只求最有效的避开雷劫的致命打击。
  前三轮雷劫,被孙悟空轻易化解,第四次雷劫伴生的风火,都受黄金棍千钧棒法,就连最后的心魔劫难,也被猴子以悲血气强势压制,唯一存在疑难危机的就只有最后一道雷劫。
  五次雷劫,又名灭世之雷,带有十二圣道阴阳、五行、时间、空间、毁灭和生命等多种规则要素,异常厉害,屠真神如屠刍狗,灭斗神如灭弱鸡,轰隆隆炸下,方才太极图这般道器,都吃亏在这场惊雷激荡中。
  孙悟空神通广大,可和道祖太极图比,仍显实力不及。然而太极图道器只是法宝,老孙却是西游记神话战场天命主角,自有百灵庇护,只见他神级悟性开窍,脑海中灵光一现,将身外化身变化用至神乎其技。
  这股五次天劫受到诱惑,居然不顾孙悟空本体,转朝着闪向灵台方寸山的某一个身外化身展开追杀,用尽最后的杀性,轰得一声巨响,将整座斜月三星洞都炸成齑粉。
  第三十四章 金鳌守地宫
  按照西游记剧情的正常设计,七十二变,其主要功效是躲避三灾之法,并非如杨烨、杨戬这般用于硬拼硬的实战。孙悟空作为天命主角,无师自通,领悟到其中妙处,遂安然渡过五次天劫。
  天劫能量轰击直下,不仅轰塌了灵台方寸山,还在斜月三星洞遗址中砸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杨烨无意间凭千里眼往巨坑中多看了一眼,结果发现其中赫然另藏有特殊景致。
  原来就在这巨坑的千丈深处,建立着一座不断散放出禅光瑞霭的宏伟地宫。与此同时,另有钟磐悠扬,悄悄传入杨烨的顺风耳,委实是一处隐藏的红尘仙境。
  杨烨见此状况,一阵心悸,施展元龟变化掐指一算,仍是白茫茫地干净。要知他刚刚渡过四次天劫,道行大进,玄功推算水平亦是水涨船高,没想到初次使用,就这般干脆利落的折戟沉沙。
  但杨烨却不甘心就此放弃探索秘密,让白素贞和赵云等人守在上面护法,自己则招呼上刚渡过五次天劫、取得金仙业位的孙悟空,一齐钻下巨坑,去探地宫的机密。
  两人一个施展纵地金光术,另一个架起筋斗云,须臾就到地宫门前,想要推门进入,却骤然发现有无形壁障阻拦。孙悟空凭着蛮力硬闯,结果却被啪地反震弹射撞开,杨烨转动至尊魔戒虚化隐身,无法突破壁障;使用瞬间移动,更是徒劳无功;最后狠下心肠,拔出道器归灵七宝刀剁砍,照旧没有用处。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厉害。”杨烨和孙悟空相对失色,尽皆惊叹无形壁障的玄妙,就算当初折花公子的免疫一切物理、魔法攻击的神圣护甲,也都没有这般变态,其威势几乎等于是太极图等圣人道器——只现在的他们,却没有机会再召唤出五次天劫能量来帮忙。
  但正在这时,哮天犬细腰却飕地从杨烨的阴阳鱼印记中跃出,张开嘴猛吸口气,随即地宫无形壁障,都尽数化作雾状液体,如长鲸吸水般落尽狗狗腹内。
  “做得好!”杨烨见此状况大喜,抱过细腰赞许不止,孙悟空亦是啧啧称奇,两人遂合力推开地宫之门,随即骤现霞光瑞气笼罩千重,彩霞祥云遮漫万道。
  他们登门望见,里面分明是一座藏经宝阁,立着许多台高耸书架;书架内琳琅满目,安放有各种经典。东边一厢,贴着道门法典的标签,分别有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等,兼有三百六十旁门修炼正果的秘笈。
  西边一厢,却都是佛门经典,甚么菩萨经、涅槃经、华严经、大光明经等等,亦是佛门谈天、说地、度鬼的大乘真经。
  整间地宫中的佛道典籍,浩若渊海,都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西游记世界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无般不载,包罗万象。杨烨和孙悟空都有等同于亚圣之智的资质,进入如此知识海洋,直喜得难以自胜,拿出过目不忘、一目千行的本领,分头快速阅读起来。
  无巧不巧,孙悟空首先捧到一本经书名唤《菩提长生经》,讲得是通法性、铸神体的金丹长生之道,而杨烨取到的第一本经书却是《多心经》,正是西游记正常剧情中,由浮屠山乌巢禅师传授给唐三藏的消魔障佛经咒文,在三国世界冒险期间,也见过东区斗神悲笛轩辕铮施展。
  当然,杨烨此时所阅读的《多心经》系佛门正版,具甚深般若降魔破邪法力,类似道门五雷天罡正法,和后世地球人传颂的文青装逼经文,内容不尽相同,具有神奇和腐朽之别。
  两人只顾埋头苦读,一时忘记了时间流逝,却未料只过半晌,地宫内置身之地景致骤变,从藏经阁转为一片郁郁葱葱的紫竹林。竹林中央,现出一个方圆十余丈,氤氲佛光道气萦绕的水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