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蓝图(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武光败亡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川,省政府和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部再次发布通电,敦促杨鄂、邓东侯和西康一带的刘武光余部投降。
  十二月十五日,西昌、康定的刘武光余部向云南蔡华投降,部队加入云南革命军战斗序列。
  十七日,丢了重庆的杨鄂、邓东侯通电下野,部队就地解散。
  谢念诚把调派部队的事情,都交给了参谋部,部队的整编要等到下一批德国武器运到才能进行,谢念诚忙的是准备四川改革的事情。
  原定于二十日召开的议会,因为川东、川南纳入革命军势力范围,那些地方也有许多议会的议员,因此议会将推迟到三十日才进行。
  赵珂把谢念诚的想法告诉了德国大学的教授,教授们对其中很多概念都极感兴趣。教授们对谢念诚的几个方案如何具体实施也提出了不少建议,着实是帮了谢念诚的大忙。
  改革永远是困难的,在谢念诚的心中,他提出的改革方案,除了废奴之外,所有人都不会有损失,但相信他的人几乎没有。
  从大汉帝国到共和国,四川的经济体制基本就没变过,想光靠一张嘴就说服士绅,难度可想而知。
  每个人都以为现在的谢念诚应该是处于一种春风得意的状态,但离他最近的杨雨薇和叶小秋知道,谢念诚很着急。
  谢念诚现在有些恨自己在那个时空不多关心一些历史和政治,现在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四川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差、太薄弱了。
  重工业方面,煤、钢铁、机械制造都是没有的。基础设施很差,就算是成都和重庆之间,都没通水泥或者是沥青路,人力上看,也没多少工人,说是一张白纸也不为过。
  谢念诚这几天的时间,都花在思考上了。
  他没有时间,汉国也没有时间像英国、美国那样,用百年左右慢慢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即便是日本所花费的三十年,汉国也耗不起。
  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四川工业化?
  谢念诚最后能想到的,只能是模仿兔子国的工业化了,但谢念诚对兔子国如何实现初步工业化,也只有几个概念上的印象:有大批苏俄专家指导技术、有苏俄援助设备、有近乎于无穷的人力。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谢念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
  几天的思考,反而让谢念诚的脑袋是越来越乱了:搞土改释放人力、建立银行发行纸币获取金银、编练部队稳固政权、如何安排新政府的权力架构、培养干部接收各地方政权……
  无数的问题纠缠到一起,如一团乱麻,谢念诚只感觉自己的头越来越痛。
  杨雨薇和叶小秋整理谢念诚前期做的工作,都是深感成绩巨大:占地十万亩的工业园区的土地整理基本完成、德国专家已经培训出上千工人、勘探队在重庆一带发现了铁矿和煤矿……
  两人看到谢念诚愁眉苦脸的模样,都是暗自心痛。
  杨雨薇和叶小秋对视一眼,一左一右在谢念诚的身边坐下。
  “念诚,你在想什么呢?现在一切都很顺利啊?”杨雨薇柔声问道。
  “雨薇,我心里想的事太多,我现在根本不知该从何入手,怎么能不急啊。”
  谢念诚计划,可以说除了他自己没人懂,叶小秋明白,谢念诚现在在四川有绝对的权威,他想做什么事都可以做,但要是大家不明白谢念诚的意图,这事也是做不好的。
  “念诚,事再多,也是一件一件做的,你别太着急了,身体要紧啊。”叶小秋安慰道。
  “小秋姐说得没错,你先别想那么多了,你把要做的事,按先后顺序说说,我和小秋姐帮你出出主意?”
  谢念诚的计划实在是有些散乱而不成体系,所以没人懂反而是正常的。
  杨雨薇这话启发了谢念诚。
  “对啊,我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反而无从下手了,我想想,到底该怎么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