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节(3 / 4)
“下去买上一碗,不就知道了吗?”
看到油茶,青璃舔舔嘴唇,有太久没吃过,她几乎已经忘记了那种味道。油茶的种类很多,现代人已经做了变更,在早餐上时候喝上热乎乎的一碗,胃里很舒服,她本想让麦芽买豆腐花和面果子,立刻改变了主意。
片刻之后,麦芽端着碗上来,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小姐,那油茶就那么一碗,奴婢怕您吃不饱,又买了一根麻花,那对老夫妻说,麻花可以泡在油茶里。”
麦芽吸吸鼻子,味道太香了,她迫不及待地和于嬷嬷一起下车,车夫已经找好了位置。
“去吧,让车夫多吃点,再买上几根麻花带走。让车夫给他家小娃带回去做个零嘴。”
车夫是凤阳人,也是青璃家里的下人,平日里两头跑,很是辛苦,他的小娃才几岁,活泼懂事,青璃很喜欢,她平时很重视关心下人们,对吃食方面从不小气。
等到于嬷嬷,麦芽下车,青璃用勺子舀了一勺油茶,放在嘴里细细品尝。北地人喜欢吃辣,所以这应该是川渝做法,米糊糊,花生,酥黄豆,碎白菜,入口麻香麻香的,非常好吃。
一碗油茶不够,青璃把麻花泡在油茶里面,很快就吃下去一碗。麦芽说,一碗油茶三文钱,加上一根麻花三文钱,六文吃饱,算是廉价了,不过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点奢侈。以前家里穷,青璃的价值观里都是鸡蛋和馒头,细白面的馒头一文钱一个,六文六个,回家弄点酱菜,做体力活的汉子也能吃上两顿。
油茶的米糊需要打磨米粉,麻花又是油炸出来的,这个价格绝对公道,可能人们觉得没有肉,没油水的原因,宁可多花几文吃隔壁家的馄饨。
吃饱之后,车夫对青璃感谢,小姐太会关心他们这些下人了,这次回去,还不忘记给他家小娃准备点吃食。在府上吃的很好,厨娘经常会给一些糕饼,他们一家人能非常庆幸有这么好的主家,厚道,从不打骂,他们甚至觉得自己虽然是下人,也能挺直身板做人。
离开之前,青璃对这道小食很是不舍,心里也同情这对年迈的老夫妻,正好看到早上巡逻的士兵们,就请几十人吃了油茶和麻花,人一多,百姓们跟风,老夫妻忙得团团转,碗筷不够,二人还要忙着刷碗,士兵们见桌上地方不多,主动蹲在墙角处,脸上带着朴实的微笑,边吃边赞叹。
生意好了,有百姓回家取碗过来排队买,青璃看了一会儿,帮助士兵们付钱,这才往凤阳大宅赶。
这个时辰,小弟子喜和念阳已经出门去学堂,管家过来回禀最近一段时间府上和铺子里的情况,一切井然有序,念阳很子喜年纪相当,二人在一起研究学问,晚膳之后,子喜练武,念阳在一旁看,陪了两天觉得有意思,也跟着陪练。
一宿没睡,青璃揉揉额角,洗漱之后,一直睡到过了晌午,这才觉得解乏,她伸了伸胳膊,在院子走上一圈。这时候太阳稍微有些刺眼,但是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府上的桃花,迎春花也开了,春意盎然。
下晌没事,青璃决定还是不耽搁工夫,和车夫来到家里的新铺子地址,这地点不错,沈老爷做了中人,对方也是想抱大腿,没费力,用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拿下。
富顺动作很快,大刀阔斧开始装饰,不用青璃交待,一切按照平阳的风格来,连名字都没有换,牌匾底下,是一个硕大的“莫”字,被用蝴蝶的样式雕刻出来。
“富顺,做的好!”
青璃进入到铺子里,这才两天,已经有了雏形,原来的铺子比较空,不用做大规模的改动,富顺找了工匠,按照平阳的柜台图纸,订制几个货架,地面也由原来的青砖,换成了大理石。
玉器铺子的装扮也是等同,和自家的海鲜铺子是对面,以后方便管理,位置都是最好的街道上,能找关系买到两家,不得不说,面子占了很大比例。这种临街的好铺子,通常不会买卖,基本上做生意能赚银子,出租的都很少见。
既然有了身份,青璃不介意利用,为了此身份,她付出的努力太多,理应得到回报,况且她也没有那么迂腐。
家里的铺子没有多久就能开业,约莫在四月里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现在就应该招聘伙计。不仅仅要男伙计,还要女伙计,女伙计性格要柔和一些,有亲和力,玉器铺子的马姑娘就做的不错,时常有回头客找上门来。
账房都是家里的老人,青璃暂时不敢雇佣新人。账房非常注重人品,况且家里每天营业额巨大,为了避免监守自盗,都是用放心的老班底,选择伙计也是在周边寻找,最好能值夜,机灵一些的。
通常这种比较大的铺子,伙计不仅靠收入,还有客人的打赏。所以店铺里面给的银钱不多,一般最多也就五百到八百个铜板,对凤阳城来说,属于中等收入。
青璃家的铺子,无论是大店铺还是小店铺,伙计做第一年,统一一两银子起,如果没有什么污点,平顺进入到第二年,加三百到五百个铜板,以此类推。
当然,每年年节的福利,过年的红包都不算在内,是非常优越的待遇,铺子门口贴上招聘的公告之后,就马上有人闻风而动,不过青璃要求高些,最好能识字,若是机灵,家里愿意培养。
铺子里到处都是木屑,青璃从后堂穿过,进入到后院,这边有库房,中间隔着天井,有三间正屋,地方不小,院子里种了几颗果树,这会光秃秃的,没有发芽。
后堂里有一个小厨房,青璃和富顺交待,要招一个厨娘,平日能洗个碗筷,做点杂事,前厅交给伙计,后院交给厨娘,分工明确。
一侧的屋子门前,排着几个人,穿戴整齐,有些人虽然穿着带补丁的衣物,谈吐不俗,青璃一问,竟然是个读书人,因为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萌生了做伙计的想法。
闲聊几句,青璃觉得这个书生不骄不躁,很有想法,也没有认为当伙计低人一等,凭自己手艺和本事赚钱,实在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青璃有些犹豫,这人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绝对是当个大掌柜的材料,可惜此人在读书上恐怕将来也会有成就,若是不能长远的在铺子里做下去,培养好了,走人了,感觉有点不值当。 ↑返回顶部↑
看到油茶,青璃舔舔嘴唇,有太久没吃过,她几乎已经忘记了那种味道。油茶的种类很多,现代人已经做了变更,在早餐上时候喝上热乎乎的一碗,胃里很舒服,她本想让麦芽买豆腐花和面果子,立刻改变了主意。
片刻之后,麦芽端着碗上来,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小姐,那油茶就那么一碗,奴婢怕您吃不饱,又买了一根麻花,那对老夫妻说,麻花可以泡在油茶里。”
麦芽吸吸鼻子,味道太香了,她迫不及待地和于嬷嬷一起下车,车夫已经找好了位置。
“去吧,让车夫多吃点,再买上几根麻花带走。让车夫给他家小娃带回去做个零嘴。”
车夫是凤阳人,也是青璃家里的下人,平日里两头跑,很是辛苦,他的小娃才几岁,活泼懂事,青璃很喜欢,她平时很重视关心下人们,对吃食方面从不小气。
等到于嬷嬷,麦芽下车,青璃用勺子舀了一勺油茶,放在嘴里细细品尝。北地人喜欢吃辣,所以这应该是川渝做法,米糊糊,花生,酥黄豆,碎白菜,入口麻香麻香的,非常好吃。
一碗油茶不够,青璃把麻花泡在油茶里面,很快就吃下去一碗。麦芽说,一碗油茶三文钱,加上一根麻花三文钱,六文吃饱,算是廉价了,不过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点奢侈。以前家里穷,青璃的价值观里都是鸡蛋和馒头,细白面的馒头一文钱一个,六文六个,回家弄点酱菜,做体力活的汉子也能吃上两顿。
油茶的米糊需要打磨米粉,麻花又是油炸出来的,这个价格绝对公道,可能人们觉得没有肉,没油水的原因,宁可多花几文吃隔壁家的馄饨。
吃饱之后,车夫对青璃感谢,小姐太会关心他们这些下人了,这次回去,还不忘记给他家小娃准备点吃食。在府上吃的很好,厨娘经常会给一些糕饼,他们一家人能非常庆幸有这么好的主家,厚道,从不打骂,他们甚至觉得自己虽然是下人,也能挺直身板做人。
离开之前,青璃对这道小食很是不舍,心里也同情这对年迈的老夫妻,正好看到早上巡逻的士兵们,就请几十人吃了油茶和麻花,人一多,百姓们跟风,老夫妻忙得团团转,碗筷不够,二人还要忙着刷碗,士兵们见桌上地方不多,主动蹲在墙角处,脸上带着朴实的微笑,边吃边赞叹。
生意好了,有百姓回家取碗过来排队买,青璃看了一会儿,帮助士兵们付钱,这才往凤阳大宅赶。
这个时辰,小弟子喜和念阳已经出门去学堂,管家过来回禀最近一段时间府上和铺子里的情况,一切井然有序,念阳很子喜年纪相当,二人在一起研究学问,晚膳之后,子喜练武,念阳在一旁看,陪了两天觉得有意思,也跟着陪练。
一宿没睡,青璃揉揉额角,洗漱之后,一直睡到过了晌午,这才觉得解乏,她伸了伸胳膊,在院子走上一圈。这时候太阳稍微有些刺眼,但是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府上的桃花,迎春花也开了,春意盎然。
下晌没事,青璃决定还是不耽搁工夫,和车夫来到家里的新铺子地址,这地点不错,沈老爷做了中人,对方也是想抱大腿,没费力,用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拿下。
富顺动作很快,大刀阔斧开始装饰,不用青璃交待,一切按照平阳的风格来,连名字都没有换,牌匾底下,是一个硕大的“莫”字,被用蝴蝶的样式雕刻出来。
“富顺,做的好!”
青璃进入到铺子里,这才两天,已经有了雏形,原来的铺子比较空,不用做大规模的改动,富顺找了工匠,按照平阳的柜台图纸,订制几个货架,地面也由原来的青砖,换成了大理石。
玉器铺子的装扮也是等同,和自家的海鲜铺子是对面,以后方便管理,位置都是最好的街道上,能找关系买到两家,不得不说,面子占了很大比例。这种临街的好铺子,通常不会买卖,基本上做生意能赚银子,出租的都很少见。
既然有了身份,青璃不介意利用,为了此身份,她付出的努力太多,理应得到回报,况且她也没有那么迂腐。
家里的铺子没有多久就能开业,约莫在四月里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现在就应该招聘伙计。不仅仅要男伙计,还要女伙计,女伙计性格要柔和一些,有亲和力,玉器铺子的马姑娘就做的不错,时常有回头客找上门来。
账房都是家里的老人,青璃暂时不敢雇佣新人。账房非常注重人品,况且家里每天营业额巨大,为了避免监守自盗,都是用放心的老班底,选择伙计也是在周边寻找,最好能值夜,机灵一些的。
通常这种比较大的铺子,伙计不仅靠收入,还有客人的打赏。所以店铺里面给的银钱不多,一般最多也就五百到八百个铜板,对凤阳城来说,属于中等收入。
青璃家的铺子,无论是大店铺还是小店铺,伙计做第一年,统一一两银子起,如果没有什么污点,平顺进入到第二年,加三百到五百个铜板,以此类推。
当然,每年年节的福利,过年的红包都不算在内,是非常优越的待遇,铺子门口贴上招聘的公告之后,就马上有人闻风而动,不过青璃要求高些,最好能识字,若是机灵,家里愿意培养。
铺子里到处都是木屑,青璃从后堂穿过,进入到后院,这边有库房,中间隔着天井,有三间正屋,地方不小,院子里种了几颗果树,这会光秃秃的,没有发芽。
后堂里有一个小厨房,青璃和富顺交待,要招一个厨娘,平日能洗个碗筷,做点杂事,前厅交给伙计,后院交给厨娘,分工明确。
一侧的屋子门前,排着几个人,穿戴整齐,有些人虽然穿着带补丁的衣物,谈吐不俗,青璃一问,竟然是个读书人,因为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萌生了做伙计的想法。
闲聊几句,青璃觉得这个书生不骄不躁,很有想法,也没有认为当伙计低人一等,凭自己手艺和本事赚钱,实在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青璃有些犹豫,这人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绝对是当个大掌柜的材料,可惜此人在读书上恐怕将来也会有成就,若是不能长远的在铺子里做下去,培养好了,走人了,感觉有点不值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