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8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写完后,自己鼓掌大笑:“今天我唐伯虎才知道,自己是‘唐伯虎’!”
  谢丕惊醒,拿过来一看,双眼放光:“唐兄这首歌曲好。指挥使和文老先生纵酒高歌,凉亭池塘对黄叶。我也有一首。‘徙倚亭栏外,有人共此杯。秋风知我意,吹送小舟回……’”
  刘成学于诗词不大在行,但他跟着祖父一起长大,对曲子在行,当下满脸激动随手一抓:“你们先别作诗。听听这曲子,听过吗?类似徽调,又类似扬州小调,但都不是!”
  章怀秀的胳膊叫刘成学抓的忒痛,回神,愣愣片刻,可算是明白那句“别人诗词弹唱,自己一句‘卧槽’走天下”的胸闷气喘……
  他们这边热热闹闹,徐家的下人跟着他们的大公子,一起大合唱,洪涛般的禅音佛曲由远及近,传进皇上的小耳朵,皇上的哭声一顿。
  朕在这里哭,徐景珩在唱歌!皇上当时气不顺:“哇哇哇——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哇哇哇——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等皇上唱到:“八十老翁门前站,三岁顽童染黄泉……”四位阁老身体一晃,眼前一黑,人就朝前栽倒。
  徐景珩!!!不光是四位阁老晕倒,其他的大臣们也受不住皇上这唱法儿,清晰的小奶音学街边老头儿唱曲子——众人可算明白四位阁老对徐景珩的恨意。
  就连毛澄都在心里念佛——大公子啊,皇上可不能看破红尘去修仙啊!!!
  君臣一场大战,最后以皇上的哭嚎乱唱,内阁阁老们再次晕倒收尾,老百姓也学着唱,平平淡淡的字眼,简简单单的节奏,男女老少一听就上口,大象无音,大音无声,忒欢乐。
  北京人哼着“不如早悟,不如早悟,身化春花秋月冬雪夏风……”好似自己也有几分指挥使的仙气飘飘。
  湖广人一边唱一边欢笑,黝黑的老农们看着自家分到的土地,笑容好似饱满秋月。
  杨慎在山西忙土地改革如火如荼,听到湖广的事情,看完北京的信件,面对黄河涛涛,想象湖广的长江之水,当即即兴歌赋一曲,大明第一才子的曲子,大明人用指挥使的调子,争相传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杨阁老在南海,收到皇上的信件,听到山西、湖广、河套……各方消息,顾不得最后签约文本的语言问题,称呼问题……打包行李,和严嵩、王宪告别。
  严嵩用当地人的竹鼓高歌:“少年擢第胜琼枝,同在清朝白玉墀。渐老不堪仍送别,后期何地更传卮……”听得杨阁老一张脸黑如墨汁儿。
  你一个四五十岁正值当年的人,和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说“渐老不堪仍送别”,你好意思?
  奈何严嵩就是有这个厚脸皮,严嵩唱得起劲儿,不到六十岁的王宪都觉得躁得慌,杨阁老带着一肚子气离开南海。
  “人心不古!世风时下!”杨阁老黑着一张脸,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去北京!
  走到半路,听到这徐景珩作曲,自己儿子作词,气得跳脚大骂:“杨慎那个混球,你也和徐景珩瞎混!”
  杨阁老气得胸口疼,更气儿子不在跟前,不能踹一脚出气,就吩咐船工日夜赶路,却无奈何遇到逆风天,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气得杨阁老躺在船舱里,两眼浊泪汪汪,哭孝宗皇帝,哭先皇……
  大明的文武大臣们,可算是明白孝宗皇帝和先皇的好儿,据说九十五岁的刘健刘阁老在家里,哭起来,都能把宪宗皇帝夸成一朵花儿。
  皇上听了一耳朵,大大的不服气,宪宗皇帝是祖先他不能说,但太~祖皇帝能骂啊。皇上呱呱呱和太~祖皇帝诉苦:“太~祖皇帝,就是曾爷爷宪宗皇帝胆子小,不敢和内阁要银子,折腾皇庄……
  太~祖皇帝~~宪宗皇帝的万贵妃觊觎皇后地位,处处针对刁难皇后,造谣说皇后勾结大臣,图谋不轨……”
  太~祖皇帝听得愣愣的,可算明白皇庄的由来,气得大骂朱见深懦弱胆小鬼。
  皇上听得眉眼弯弯地乐,仰着小胖脸一脸八卦的小样儿:“太~祖皇帝,宪宗皇帝不光胆小,他还废后,还威胁大臣说‘如果万贵妃出事,他也不会独活。’
  太~祖皇帝,那万贵妃残害宫里皇子,我爷爷就是被害的六七岁不敢出宫门,头发都白了……”
  皇上说着他爷爷的苦,说他爷爷之所以宠爱他祖母,不讲道理,就是童年伤痛太大,对家庭太过渴望布拉布拉……
  太~祖皇帝听得目瞪口呆,张大嘴巴,问出来一件事情:“载垣,你说,那万贵妃,是朱见深的奶妈?”
  皇上点小脑袋:“奶妈。据说是,当年英宗皇帝被抓走,弟弟继位,还是太子的宪宗皇帝身份尴尬,差点没活下来,是奶妈万贵妃陪着,感情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