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8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集训队里有六十多名学生,大多数省一等奖的学生,会愿意参加名校金秋营,或者其他省比较有名培训机构。
  省队集训,一开始题目设定难度,就超出了周子青对冲刺营的认知。因为第一场测试她只拿到34分。
  和数学联赛试卷不一样,这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两者差距很大。
  这个冲击是非常大的,成绩不算垫底,可竞赛老师说了,决赛的题目一定会比这个更难。老师讲课更专业,尤其细致对他们怎么从试卷上拿分,“骗分”这些书写过程的小技巧,讲解的很透彻。
  “数学竞赛不光是一门学科比赛,也是一门竞技活动。很多人因为书写问题没能晋级,一道题目八分,书写过程扣掉一分的话,你要从哪里找回来?书写过程就是将你的逻辑思维展现出来的过程,简洁不冗长,不能缺漏,繁琐解答又绕晕,表达不清晰,你在难为谁?”
  “还有心态,决赛难不难?怎么可能会不难。从全国挑选出来的尖子生比拼,肯定不会简单的,难就是对了。如果你觉得简单,麻烦在审视一遍题目。所以面对题目一时间解答不出来,心态一定要稳……”
  周子青在省队集训里很不突出,甚至很多次被被其他学生赶超上来,大部分都不是省代表队的。被别人碾压,周子青心态稳得很。
  组合比较吃天赋,数学归纳法,抽屉原理,构造映射。周子青一直在攻克自己这块短板。
  有竞赛老师不看好她,也有老师非常欣赏她。说她非常有潜力,对比一群高三的学生,她才高二呢。
  一直到集训结束,周子青给人感觉都是平淡,却也刻苦努力。相比较其他拔尖省代表队学生,有些暗淡的多。
  决赛日子到了。
  考试地点在津南市,全国最厉害的竞赛市。
  13上午在津南市参加了开幕式,欣赏了当地特色文化表演。开幕结束后,回到酒店,刷题冲刺。
  14号早上六点多,洗漱吃饭,七点全员上车出,七点半进入考场,考场内播放考试事项。八点前发放试卷和答题纸。
  全国高中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比赛共计两天,每天四个半小时。考6道题目,每题21分,满分126分。
  14号考试第一天,3道解答题,每题21分,满分63分。
  8点钟铃声响起,考场才允许学生拆开试卷,打开三道题目分别是:代数,几何,组合。
  第一题代数是送分题,周子青直接取等条件,书写过程就简单了。这道题做的很快,几乎没怎么花费时间。
  剩下两道题目,就不简单了。
  上午考完试,下午自由活动,大多数都选择回酒店里继续做题。
  15号,第二天的试卷一打开,周子青光是看一眼,忍不住笑了。第一题看着就是背脊发凉,更别说第二道第三道。
  周子青头一回参加cmo决赛,今年她才高二,其余17位学生,15位高三学生,二位高二学。这样的题目,别说三道题做出来,能答对一道题就可以。
  周子青快速的做出了取舍,放弃第二道和第三道,只攻克第一道。这道题目,做了将近三个半 小时。这个时候周子青才算明白集训老师为什么要大家保持好心态,因为看到试卷题目,很容易让人心态崩盘,尤其题目还不会做。
  18号上午九点,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闭幕式、颁奖典礼举行。
  四百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尖子生,争取60名国家集训队的名额。
  本届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人数126人,分数线是56,银牌158人,铜牌97人。
  60名国家集训队名额,在金牌126人中选取,名额需要在复审之后确定。
  津南市的一位高三男生,以121分超高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周子青总成绩61分拿了金牌,国家集训队分数68分,差了7分。领带有些替她惋惜,可周子青自己清楚,这成绩自己尽力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