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其间若是有哪位“忙不过来”的同事需要她去收发一下传真,或是去其他部门接收派送一下文件,又或者是去楼下百米外街道拐角的地方带一盒小蛋糕什么的……除了最后一点有待商榷,其他的活儿她也多半是不能拒绝的。
  在这些“工作”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是她自由分配的。
  百无聊赖的朱迪丝只好早早的就过上了“退休老人”的生活,每天端端茶送送水泡泡咖啡看看报纸杂志,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好在她工作的地方是传媒行业,是报社,而在报社工作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有各式各样的报纸和杂志可供观看。
  譬如在朱迪丝的办公室一侧,就有一个巨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的收集了包括《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先驱报》、《工人报》等在内的各方面的报纸,还有一些诸如《经济学家》、《旁观者》等一众老牌杂志和《新政治家》、《the woman's own(妇女界)》和《the life》等创刊没多久的杂志。
  身为一位新闻工作者,朱迪丝自然是每一份报纸和杂志都有所涉猎和学习,但从23岁年轻女性的角度来说,她还是更喜欢《妇女界》和《the life》,而相比《妇女界》这种更适合已婚女性的杂志,综合而全面的《the life》显然更得她的心。
  就像男性版的《the life》已然成为了英国所有男性必读的月刊,《the life》大众版对于朱迪丝的吸引力也不小,她不仅会在报社第一时间翻阅新一期杂志,家里也订阅了杂志,还花高价收集全了《the life》从创刊号开始的每一期,并且她已经做好打算,如果《the life》能一直保持它的高质量,她就会一直收藏下去。
  这一期的《the life》里多了一个新的专栏,电影专栏。
  朱迪丝当然不会没看过电影,老实说,她还曾经打算去做导演呢!要不是考虑到父亲的职业特性,说不准她如今就成了英国梦的员工了——她和玛格丽特公主也曾在舞会上见过好几次面的说!
  新专栏的内容不多,主要对近期即将上映的一部新电影《the king's speech》进行了推荐,标题倒是很励志——《人这辈子,总要战胜自己那么一次》,内容很朴实,是普罗大众都知道的故事——国王乔治六世在战争前一次有名的演讲。
  不过,文章里对于电影部分只是进行了很简单的描述,毕竟这个故事只要是英国人没几个不知道的,所以文章用很大的篇幅对影片的剪辑进行了分析和推荐:
  对电影有些许了解的人都知道,一部电影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它给观众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观感体验,也就是它的剪辑是否完整而不落俗套的讲述了整个故事,这个故事必须不长不短、有血有肉、恰到好处,既不会让观众觉得烦闷,也不会令人感觉无聊,当然,演员的演技、伴奏的音乐、拍摄的手法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电影素材就像布料,演员决定了布料上的花纹是否精致细腻,音乐则是点缀了布料的蕾丝花边,而手法则决定了布料的材质究竟是哪一等,只有剪辑才是裁缝,能将布料裁剪成一件美丽而体面的衣服。
  从最早的影片《多福海的狂浪》,到场景交融衔接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再到1929年有声电影的问世,尽管那简陋的录音和喋喋不休的对白、以及没完没了的音乐让人总有一种心焦气燥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是与日俱增的,哪怕那些电影台词肤浅、故事俗气,人们也乐意花钱去看那些导演们用那越来越娴熟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他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
  不会讲故事的导演不是好导演,不能吸引观众的剪辑不是好剪辑。基于这一点,很多导演都会亲自担任剪辑师的工作,或者和剪辑师一起进行电影剪辑,以确保最终的成片能完美地呈现出他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当剧情、内容和剪辑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部电影就会成为惊世佳作。
  《the king's speech》,好吧,我得承认,我先于你们看到了它的毛片,坦白说,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十分荣幸,是的,是的,我知道你们或许会怀疑我是因为忌惮英国梦那位赫赫有名的淘气公主所以不得不撒谎骗你们去购买电影票,但,whatever,我一点也不在意——事实上,不管你们相不相信,哪怕撒旦现在出现在我面前,我也能问心无愧的说,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你们付出50便士去影院观看!
  或许你们知道,也或者你们不知道,电影是感光化学成像法,画面需要洗印加工不说,而且是间歇运转的,所以电影的三大要素是形象、动作、结构,这其中又有很多小的方面,就不多加赘述,你们只要知道,镜头和画面组接的过程是最容易让人出戏的阶段,然而《the king's speech》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确是一部剧情简单的故事,但……相信我,你绝不会想要中途去洗手间。
  英国梦这家公司,哦,我得说,在这部电影之前,我一度认为这只是我们的小公主又一次淘气任性的产物——王室的公主去当老板不算什么,但去当导演拍电影?come on!别开玩笑了!她知道剧组是怎么工作的吗?她弄得清楚什么是帧数吗?她明白蒙太奇到底是什么吗?
  然而,现实打了我狠狠的一巴掌。
  即便我的内心十分不想承认——因为这意味着我这个专业电影人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但我不能昧着良心给这部电影泼冷水——这部电影超前了现在的电影太多太多,多到我这个专业人士都心神沸腾热血澎湃。
  ——我再一次先于你们的脚步,预定了电影的成片,希望英国梦能快点儿制作完成,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它加入我的收藏柜了!
  anyway,如果你们相信我,请准备好50便士,1949年4月1日,《the king's speech》不会让你们失望!
  文章的署名是a·希区柯克。
  这个人的名字来头太大,朱迪丝看了好几遍才确认这个名字的确是她所知道的那一位希区柯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omg!
  英国的电影界谁不知道这个人?192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1929年拍摄英国首部有声电影,1938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之后一直在好莱坞发展,1940年成功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么一位英国人心目中的“史上最伟大的导演”,竟然会在杂志上为别人的影片写推荐!
  难道是王室做了什么?朱迪丝不由自主地想到,随后又很快否定了自己,希区柯克可不是什么会屈服于权势和金钱的人!
  好吧,就算真的他是,那又怎么样?他给英国梦的电影写了影评和推荐!
  上帝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