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1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还是抽空带奶团子进去长了长见识,熏了个味儿。
  她自己后来又寻个机会进去过,这些‘鱼虾垛’倒成了很好的遮挡物,只要能耐得住腥味,往后头一藏谁也看不见。
  借着这些遮挡物,她还往里走了一段,自己这半拉鱼虾蟹啥的被塞的到处都是,另一半拉就是另外的景象,郁郁葱葱,还有熟悉的果香。
  她那次进来就看到了老父亲种的棉花。
  托运的时候分好几次捎回来的。
  今年家里所有人的棉衣棉裤就全让邢爱燕换了新棉花,重新做的。
  所以一降温,家里不光马上生起了炉子,她也被姥娘揣进了棉裤棉袄里头。
  暖和是暖和,就是行动没那么方便。
  她老父亲也不知道给她弄件儿童羽绒服,全是成人的。
  倒是文霞和她爹娘一人穿了一件,在胡同里一亮相,许秀芝几个就给家里的男人各要了一件。
  文霞硬着头皮没让价,每人多送了一条围巾、一副手套和一双袜子。
  她不想乱了价,回头谁说漏了嘴,生别的事端。
  就多搭了点东西。
  主要是这些邻居平日里也经常帮个忙搭把手啥的,邻里关系还不错。
  大家也理解,出去说就是卖价,没提送东西的事。
  同样,衣服穿在身上就是活广告。
  店里就一个煤球炉子,算不上多暖和,不过文霞跟她爹穿着羊毛衫、外套一件鸭绒服,下身穿一条薄棉裤,再配上双皮靴,自己倒是精神又暖和。
  进来的人看到他们身上天蓝色或者大红色的鸭绒服不光觉得新颖,拿一件穿在身上试试,不多会儿就暖暖和和的,轻便又好看。
  鸭绒服的市场就慢慢打开了。
  有不喜欢鸭绒服那种亮亮的面料,防寒服也不错,提着有分量,也厚实,价格还比鸭绒服便宜几块钱,也陆续开始销售。
  慢慢卖出去十好几件。
  骆常庆在海城这边待了近一个月,中间就离开七八天又回了趟江城卖电子表。
  上回电子表首站离开的有点慌,这次故地重游也不知道哪里来了一股子信心,愣是在那边待了三天,成交量还非常可观。
  之后又转到宁城待了两天,最后重新返回海城。
  而对海城这边也是熟到哪个厂子出啥新产品他几乎能第一时间知道,也能弄到货。
  努力这么长时间,就是在能进到货的前提下,还把进价往下磨了一两块。
  之后心满意足的离开,重新回了宁城。
  宁城周边好多市级城市还没跑呢,好多单位也没去过呢,漏过去多可惜?
  落地先发电报保平安,又通了一次电话,问了问家里和店铺里的情况。
  骆常庆还跟村里联系了一次,跟他老娘通了个电话,表达了一下关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