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呸!什么从长计议,你没听全公公说负责押解的士卒死的死伤的伤,普天之下谁敢这样嚣张?”
  “白大人所言极是,韩知府发现了他们的身份,以防陛下向大魏发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人灭口再抹去一切的证据,死无对证,大越又能拿他们如何?”
  “微臣以为陛下可向魏帝修书一封,端看对方如何反应,若他做贼心虚,顾左而言他,便是他大魏无礼在先,大越自可理直气壮地发难。”
  这是文臣。
  “陛下,微臣请战!”
  “大魏欺人太甚,不如先将大魏的细作全部挖出来,以此为凭证,直接打上门去!”
  这是武将。
  耳边有成千上万只鸭子嘎嘎叫,永庆帝烦不胜烦,抬手将就近的奏折砸了出去。
  奏折落到地上,发出极轻的声响,却让所有人噤声,大气不敢出。
  “细作要查,朕也想看一看魏帝的态度。”永庆帝冷声道,“大越粮草充足,国库存银逐年攀升,朕不惧与大魏一战!”
  自从
  新稻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百姓鲜少有人再饿肚子,朝廷也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而自从韩松成为户部尚书,在永庆帝的授意下,他针对大越的财政方面做出许多调整和改进。
  现如今,大越国库已有近千万两白银,足以支撑打仗期间的一应花销。
  虽然一旦开战,梅家必定会再受重用,永庆帝费尽心思收回的兵权也会再次面临分散的威胁,但事出有因,他能打压梅家两次,也能打压第三次。
  梅仲良那老东西已经老了,梅家后继无人,他又不会立安王为储君,梅家不会长久地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与其防备梅家,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其他几个世家身上。
  他们才是永庆帝迫切地想要牵制、削弱的存在。
  众人不知陛下心中所想,皆俯身跪拜,齐声道:“陛下圣明——”
  人群中,韩松眸光微闪,下一瞬又恢复成古井无波的镇定模样。
  ......
  永庆帝一声令下,禁军以及全公公统领的皇家暗卫迅速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永庆帝修书一封给魏帝,并附上相关确切的证据,要求魏帝给他一个解释。
  言辞咄咄,大有不满意兵刃相见的架势。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大越各地一片风声鹤唳。
  不断有疑似细作的人被带走,经过严刑审问后,发现不仅有大魏的细作,还有来自其他小国的细作。
  永庆帝怒不可遏,气得几夜没睡好觉,直接派兵问候了那几
  个在大越安插细作的小国。
  小国国主怎么也没想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明明是大越和大魏之间的冲突,到最后大魏安然无恙,先倒霉的反而是他们。
  只能认栽,向大越割地赔款——城池两座,金银财宝若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