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第158节(2 / 4)
那漫山遍野的鱼梁木林,原来是为弥补大峡谷无法建墙的缺憾而种,作用是将屏蔽寒神之力的隐形长城给补完!绝境长城在物理上虽然有一个缺口,但在魔法层面上,却横贯了所在纬度的东和西,将异鬼赖以为生的能量挡在了北面,形成了一个活人的乐园!
完美而精巧,却又宏伟到不可思议,艾格第一次被这堵冰墙看似笨重外貌下的壮阔“深层美”所震撼,他首先产生的想法是:原剧情里丹妮莉丝为救琼恩而怒送白龙并最终自毁长城……真是牵强而愚蠢到不可原谅了。
暗骂结束,他更多的是心生豪气:先知先觉地做了无数针对性准备,又坐拥这样一道防线,如此若还打不赢战争,那可当真是废物一个,当什么总司令,乖乖吐口痰把自己淹死算了!
……
不过,后天培养起的质疑精神让艾格很快又有了问题:“那这样我就又有担心了——长城难以摧毁,但鱼梁木林却是暴露在外的,若异鬼摧毁这片树林,不就在隐形的长城、这条连续的反寒神能量场上打开一个缺口了?”
“他们一定会这么做。”出乎预料的,这回布兰没再否定艾格的想法,“但我必须再次强调,那片布满大峡谷的鱼梁木林只是强化,而非形成了范围内的——嗯,反寒神能量场——这个词不错。只要长城不倒,超级心树不被破坏,魔力屏障就是完整的,即使那片鱼梁木林消失,寒神之力也只能从大峡谷那个薄弱点缓慢地渗漏进来,异鬼在长城以南依旧会明显比在塞外要弱,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够对付。”
那就好。
最后一个疑虑被解除,艾格轻松地点点头,可惜脑子转得太快——立马就又想起一个久埋心底、更深层次的问题:“你一直在说寒神之力,那该死的寒神到底是什么东西……嗯,还有拉赫洛!你说这世上没有神,那难道他们就是和你一样,两个更掌握更强大超凡力量的巫师?”
……
片刻的迟疑后,新任绿先知也终于第一次有了答不上来的东西:“这个问题,请恕我难以回答,我没有与这两位中的任何一位打过照面——无论是精神还是实体。可以肯定的是,这二者都确实存在:强大到远非我所能窥测和试探,但又绝不是信徒们认知中那样无所不能的神祇。肯定不是人,也许是某种更高层次的另类生命形态……我的建议是:停止毫无根据的猜想和揣摩,在这场战争中考虑寒神参战的可能性毫无意义:他若是出手,除了指望那位同样神秘莫测的光之王外,守夜人做多少准备都将是一场空——你相信预言吗?”
又来?怎么聊着寒神,忽然又跳到预言上来了。
尽管摸不着头脑,但经过了好一番对话,艾格已经渐渐适应了绿先知布兰的叙述习惯——他谈论的话题看似跳跃,实际上却往往遵循一条隐藏的逻辑,绝非胡乱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又不是考试,没多费脑筋思索,艾格很快给出了他觉得比较中庸,不容易出问题的回答:“我认为,预言这种东西听听就好,不能无视,但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布兰看着艾格的眼睛,同样摇摇头,露出了莫测的浅笑:“没什么大错,然而,预言和预言也不一样。大概分类的话,至少有三种。第一种:咒骂和发泄类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典型的例子比如:你得罪了某人,某人预言你‘必将不得好死’——无论如何,人都是会死的,实际上无论你早死晚死,死因都绝不是这句预言。反而,若是整天在这句诅咒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活着,倒真有可能如预言一般英年早逝。”
有趣的理论,艾格点头,想到了女巫给瑟曦的——她将拥有悲惨下半生的那个预言。
“第二种:因为拥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世界运行的方式,依靠逻辑、通过计算和推理来预测局势的发展方向。这种预言就算不一定正确,往往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若听过后不放在心上,可就是极大的浪费了。”
艾格再点头,对方说得有理,承认这一点没什么不好意思:“确实……第三种呢。”
“你一定听过下面这段内容:长夏之后,星辰泣血,冰冷的黑暗将笼罩世界,在这个恐怖的时刻,一位英雄将在烟与盐之地重生。他将唤醒石中的魔龙,拔出烈火中的燃烧之剑——那把剑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红剑,持有该剑者便是亚梭尔·亚亥转世,而他将驱离黑暗。”
“确实听过。”这么长一段,老实讲艾格还真没法背得这么全,“光之王的祭司和红神信徒们到处散播,算是现世最广为人知的预言之一了——它怎么了?”
“这就是预言的第三种类型,它看似是一个预言,本质上却是一份警告、最后通牒和宣战书——拉赫洛给寒神的。”布兰端起床头柜上的水杯抿了一口,开始以绿先知的身份解读这份预言。
……
第350章 知己知彼(下)
“‘长夏之后,星辰泣血’——这说的明显是天上那颗血色彗星。它如何产生、为何悬在空中既不动也不消失,没人说得出。”
“‘冰冷的黑暗将笼罩世界’,毫无疑问,是指已经来临的冬季,以及引申而至的异鬼来袭。”
“‘在这个恐怖的时刻,一位英雄将在烟与盐之地重生。’废话一句,说了和没说一样——什么地方没有烟和盐?长夜堡的厨房里就有。”
“总算有些实质性内容,也引起很多争议的是后面的内容:‘他将唤醒石中的魔龙,拔出烈火中的燃烧之剑——那把剑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红剑’”布兰的摩挲着扶手,“这句,既可以是描述事实,也可以是复杂的隐喻。在开始解读前,首先要接受这一点:预言中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其本身——石中的魔龙不一定就是真的龙,燃烧之剑不一定就是在冒火的剑,它们也可以是一种象征和指代。”
看艾格点头表示理解后,男孩才继续往下说:“若想说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是预言之子,那么石中魔龙就是指龙石岛上的龙形雕像,‘光明使者’嘛,一把发光的剑便能充数。而如果有人认为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是预言之子,那石中魔龙就是化石龙蛋中孵出的真龙,燃烧之剑嘛,完全可以是指龙口中喷出的火焰吐息了。”说到这里,他忽然抬眼看了看艾格,话锋一转:“但如果谁想说——你,总司令大人是预言之子呢?石中的魔龙可以是野火,因为这种作为可燃物质的调配用到了石油,而燃烧之剑,自然就是野火点燃后产生的熊熊烈焰了!”
艾格抬手打断了小绿先知的长篇大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预言语句的模糊性,让解读有了极大的主观和可塑性。只要敢编,任何人都可以是预言之子,所以呢?”
“你迅速掌握了其中一个关键点。”布兰表情虽毫无变化,语气中的赞许却相当明显,“可你注意到预言的先后顺序,和实际应验上的细微差距了吗?”
“什么?”艾格终于有点跟不上思路了。 ↑返回顶部↑
完美而精巧,却又宏伟到不可思议,艾格第一次被这堵冰墙看似笨重外貌下的壮阔“深层美”所震撼,他首先产生的想法是:原剧情里丹妮莉丝为救琼恩而怒送白龙并最终自毁长城……真是牵强而愚蠢到不可原谅了。
暗骂结束,他更多的是心生豪气:先知先觉地做了无数针对性准备,又坐拥这样一道防线,如此若还打不赢战争,那可当真是废物一个,当什么总司令,乖乖吐口痰把自己淹死算了!
……
不过,后天培养起的质疑精神让艾格很快又有了问题:“那这样我就又有担心了——长城难以摧毁,但鱼梁木林却是暴露在外的,若异鬼摧毁这片树林,不就在隐形的长城、这条连续的反寒神能量场上打开一个缺口了?”
“他们一定会这么做。”出乎预料的,这回布兰没再否定艾格的想法,“但我必须再次强调,那片布满大峡谷的鱼梁木林只是强化,而非形成了范围内的——嗯,反寒神能量场——这个词不错。只要长城不倒,超级心树不被破坏,魔力屏障就是完整的,即使那片鱼梁木林消失,寒神之力也只能从大峡谷那个薄弱点缓慢地渗漏进来,异鬼在长城以南依旧会明显比在塞外要弱,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够对付。”
那就好。
最后一个疑虑被解除,艾格轻松地点点头,可惜脑子转得太快——立马就又想起一个久埋心底、更深层次的问题:“你一直在说寒神之力,那该死的寒神到底是什么东西……嗯,还有拉赫洛!你说这世上没有神,那难道他们就是和你一样,两个更掌握更强大超凡力量的巫师?”
……
片刻的迟疑后,新任绿先知也终于第一次有了答不上来的东西:“这个问题,请恕我难以回答,我没有与这两位中的任何一位打过照面——无论是精神还是实体。可以肯定的是,这二者都确实存在:强大到远非我所能窥测和试探,但又绝不是信徒们认知中那样无所不能的神祇。肯定不是人,也许是某种更高层次的另类生命形态……我的建议是:停止毫无根据的猜想和揣摩,在这场战争中考虑寒神参战的可能性毫无意义:他若是出手,除了指望那位同样神秘莫测的光之王外,守夜人做多少准备都将是一场空——你相信预言吗?”
又来?怎么聊着寒神,忽然又跳到预言上来了。
尽管摸不着头脑,但经过了好一番对话,艾格已经渐渐适应了绿先知布兰的叙述习惯——他谈论的话题看似跳跃,实际上却往往遵循一条隐藏的逻辑,绝非胡乱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又不是考试,没多费脑筋思索,艾格很快给出了他觉得比较中庸,不容易出问题的回答:“我认为,预言这种东西听听就好,不能无视,但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布兰看着艾格的眼睛,同样摇摇头,露出了莫测的浅笑:“没什么大错,然而,预言和预言也不一样。大概分类的话,至少有三种。第一种:咒骂和发泄类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典型的例子比如:你得罪了某人,某人预言你‘必将不得好死’——无论如何,人都是会死的,实际上无论你早死晚死,死因都绝不是这句预言。反而,若是整天在这句诅咒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活着,倒真有可能如预言一般英年早逝。”
有趣的理论,艾格点头,想到了女巫给瑟曦的——她将拥有悲惨下半生的那个预言。
“第二种:因为拥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世界运行的方式,依靠逻辑、通过计算和推理来预测局势的发展方向。这种预言就算不一定正确,往往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若听过后不放在心上,可就是极大的浪费了。”
艾格再点头,对方说得有理,承认这一点没什么不好意思:“确实……第三种呢。”
“你一定听过下面这段内容:长夏之后,星辰泣血,冰冷的黑暗将笼罩世界,在这个恐怖的时刻,一位英雄将在烟与盐之地重生。他将唤醒石中的魔龙,拔出烈火中的燃烧之剑——那把剑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红剑,持有该剑者便是亚梭尔·亚亥转世,而他将驱离黑暗。”
“确实听过。”这么长一段,老实讲艾格还真没法背得这么全,“光之王的祭司和红神信徒们到处散播,算是现世最广为人知的预言之一了——它怎么了?”
“这就是预言的第三种类型,它看似是一个预言,本质上却是一份警告、最后通牒和宣战书——拉赫洛给寒神的。”布兰端起床头柜上的水杯抿了一口,开始以绿先知的身份解读这份预言。
……
第350章 知己知彼(下)
“‘长夏之后,星辰泣血’——这说的明显是天上那颗血色彗星。它如何产生、为何悬在空中既不动也不消失,没人说得出。”
“‘冰冷的黑暗将笼罩世界’,毫无疑问,是指已经来临的冬季,以及引申而至的异鬼来袭。”
“‘在这个恐怖的时刻,一位英雄将在烟与盐之地重生。’废话一句,说了和没说一样——什么地方没有烟和盐?长夜堡的厨房里就有。”
“总算有些实质性内容,也引起很多争议的是后面的内容:‘他将唤醒石中的魔龙,拔出烈火中的燃烧之剑——那把剑是光明使者,英雄之红剑’”布兰的摩挲着扶手,“这句,既可以是描述事实,也可以是复杂的隐喻。在开始解读前,首先要接受这一点:预言中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其本身——石中的魔龙不一定就是真的龙,燃烧之剑不一定就是在冒火的剑,它们也可以是一种象征和指代。”
看艾格点头表示理解后,男孩才继续往下说:“若想说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是预言之子,那么石中魔龙就是指龙石岛上的龙形雕像,‘光明使者’嘛,一把发光的剑便能充数。而如果有人认为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是预言之子,那石中魔龙就是化石龙蛋中孵出的真龙,燃烧之剑嘛,完全可以是指龙口中喷出的火焰吐息了。”说到这里,他忽然抬眼看了看艾格,话锋一转:“但如果谁想说——你,总司令大人是预言之子呢?石中的魔龙可以是野火,因为这种作为可燃物质的调配用到了石油,而燃烧之剑,自然就是野火点燃后产生的熊熊烈焰了!”
艾格抬手打断了小绿先知的长篇大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预言语句的模糊性,让解读有了极大的主观和可塑性。只要敢编,任何人都可以是预言之子,所以呢?”
“你迅速掌握了其中一个关键点。”布兰表情虽毫无变化,语气中的赞许却相当明显,“可你注意到预言的先后顺序,和实际应验上的细微差距了吗?”
“什么?”艾格终于有点跟不上思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