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可喜的,就是大量的人口流动入京。
  这些,统统都等于在给北平注入新鲜血液啊。
  虞璁之前率兵清干净了附近一带的山贼土匪,百姓们听到消息之后,也纷纷放宽了心,更加频繁的往来走动。
  这路引一取消,不光是商业发达了许多,各省之间的消息往来更加灵通,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贸易。
  于此同时,三道诏令再度伴着年关发了下来。
  赠当朝首辅杨一清,太师之荣。
  兼封经部尚书王守仁次辅、文渊阁大学士之位,赠太保之荣。
  赐兵部尚书李承勋少傅之荣,初授资善大夫。
  这一套下来,又如去年一般,让人一时议论纷纷。
  杨一清王守仁自然没的说,无论功绩能力,还是整整一年里尽心尽力的作为,单说他们两改革的赋税制度,就等于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卸掉重担,缓一口气。
  就赋税改革这一件事,都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第三个人,还真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资善大夫,是给文官的封赐,虽然说给李承勋没太大问题,可毕竟他是个身兼武将的人,这等同于在抬高武职的地位。
  李大仁如今都快五十七了,虽然荣宠无数,但是也明白这其中的不一样。
  皇帝,他想要动这明朝百年里,文重武轻的局面。
  新年一过完,高头就下了一道命令,让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通读徐阶的《再论宋璟劝赏郝灵荃之策》,并且交三千字的心得报告上来。
  这命令一下来,文官们全炸了,武官们都乐了。
  这事儿还得从宋璟是谁说起。
  宋璟是谁呢,辅佐玄宗立开元盛世的唐朝明相,弱冠之年中了进士,一生励精图治,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开元天宝遗事》中都曾夸他,说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
  这么一个大人物,在为官期间干了一件事。
  当时后突厥的霸主迁善可汗·默啜带着他们的族人为害一方,是唐朝边防一患。武则天还在位时曾立了重赏,说取他首级者可受封诸卫大将军。
  后来玄宗继位了也多次强调,此诺依旧算数,赶紧把那祸害解决了吧不然大唐真的药丸。
  结果这可汗的脑袋还真就被一个拔野古牧民给砍了,还献给了当时的一个小军官郝灵荃。
  这按照道理,不管是封赏那个牧民也好,还是封赏帮拔野古部落训练军队的军官郝灵荃也好,总归得有所表示才对。
  结果这一代明相宋璟就出面反对,变着法子劝这唐玄宗别赏别乱来。
  他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样会让天下的能人士子都不务正业,只想着妄开边衅,弄得战火不止。
  最后,这郝灵荃只得了个小小的郎将,最后怮哭而死。
  关于宋璟干的这事儿,白居易、司马光等人纷纷点赞。
  而徐阶写的这封折子,则义正言辞的将宋璟大骂一通,虽然侧面肯定了他的种种功绩,却也毫不留情的指出了这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