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余的几十万军队全部被重新分配和调度,让各地军权在藩王和政府那边各分其半。
  留六万禁军在京驻守,七万人随军出征。
  这打仗,在精不在多。
  当年土木堡之变,王振那个狗太监带着皇帝,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搞得最后惨不忍睹。
  太监短视,皇帝愚蠢,但更重要的是,五十万人,难以调度和控制。
  要知道,蒙古骑兵最擅长的就是闪电战。
  在草原之中,毫无作战经验,又或者兵甲鄙陋的五十万人,简直是过去疯狂送人头。
  人越多越难改变阵型,难以系统指挥。
  更可怕的是,一旦远处有溃败之象,其他人也会纷纷胆寒,大有逃窜之意。
  哪怕是关云长过来带兵,想打赢都极难。
  “陛下,这是微臣和其他几人重新拟定的作战方案。”毛伯温站在他的身侧,手里捧着一摞册子。
  他花了将近一个月,来搜集数目,调整对策,和其他将领们开会,拟出了多个进攻和撤退路线。
  虞璁从沉思中回神,端正了坐姿,接下了他递过来的折子。
  这一册册作战方案,明显比从前的要好很多——而且还能看到多方位的考虑和顾虑。
  “赏。”
  黄锦忙不迭掏出五袋金叶子,直接托毛伯温代为转交。
  毛伯温哪里被皇上赏这么多金子,此刻也是懵着就接了,仓促的说了声谢陛下。
  虞璁垂首看着作战计划,以及他们对河套地形的把握,心里总算放心了许多。
  很多事情,只要能用心去做,就能做得好。
  无论是突击、防守,还是应急方案,很明显都能在这册子里翻到。
  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在册子中注明了前后讨论的结果——
  每一次的修订和改动,都能看到痕迹。
  作为半个皇帝,和半个现代人,虞璁只能在大局上发挥作用,以及用现代的思维帮忙救急破局。
  但是细节上,无论是石材的建筑,火药的改良,还是军队的作战方案,这些细节都只能由这个时代的人,来因地制宜的考虑和谋略。
  即便如此,也已经是很优秀的结合了。
  大明朝从来不缺能人,缺的是不功于心计,把心思放在千秋功业上的皇帝。
  陆炳听说陛下又来三大营视察,匆匆的赶了过来。
  虞璁隔了老远,就看见了行色匆匆的他,心里突然就开心的不得了。
  如今阿彷个子又长高了不少,身材线条更加出挑,就连面庞五官也越来越深邃好看。
  到底还是瘦了。浑身上下都修长又绷着力量,和自家佩奇一样怎么看都好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