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禹起身,严肃地说:“大明在旧港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一卫之兵,加上施进卿的军队,合计不过一万三千。这些年来,旧港始终承担的是贸易据点,除了打造了五座城之外,并没有扩充军备,进入那里,意味着极大冒险。”
  庞东海咧嘴,露出了有些发黄的牙齿:“若是不冒险,那来南洋岂不是没有了任何意义?”
  熊玉林等人连连附和。
  没错,大明在旧港的军队是不多,但问题是,旧港的军队并不是表明看上去那么少,旧港有港,港有水师,水师连南洋水师与南部水师……
  船是可以随时运兵的,大明兵力的投送能力,说是这个时代第二,就没任何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那就去旧港吧,未经磨砺的人才,难堪大用。”
  杜禹下了命令,然后看向伍三省:“你带水师前往旧港,记住,秘密入港,莫要打草惊蛇,船只也莫要久停旧港码头,不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他们即将要做的事……”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羊派与鹰派
  大同,都司衙门。
  指挥同知王成名、薛禄,指挥佥事孙逊、周元,千户张宜、王扬等,迎接山西都司都指挥使刘贞,指挥同知王仙、祁连山等人。
  薛禄将众将介绍一番,末了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儒生,对刘贞等人介绍:“这几位是国子监兵学院出来的新人,平息、纪鸿、戴邦……”
  平息、纪鸿等人对刘贞行礼。
  刘贞看了看年轻后生,只是微微点头,连礼都没回,便直接看向王成名:“眼下风云骤起,大同是军事重镇,前线要地,不容有失,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王成名见刘贞先问自己,心头顿喜,恭谨地说:“回刘都指挥使,大同位置极其重要,其势在坚。我等以为,固守大同,扼守要道,是应对上上之策。何况燕王已是挂帅于北平,他若出关,未必会选在大同,若他于其他城关北上,大同固守不失,便是对燕王战略最大的支持。”
  “固守?”
  薛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刘贞深以为然,看向薛禄,严肃地说:“王同知所言有理,大同固守不失,便是最大军功。薛同知,你应该清楚,山西境内百姓困顿,前几年不是在支援西疆,就是干旱,民力疲惫,何况此时正是七月炎热夏日,若征调大量民力,恐怕会失民心,甚至可能后方不稳。”
  薛禄冷着脸,严肃地问:“刘都指挥使什么时候成了布政使,为何不见朝廷通报,本官这就给皇帝上书问问?”
  刘贞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薛禄没给刘贞面子,民心、民力,后勤,现在还属于民政范畴,是布政使负责之事。你一个都指挥使,管理军务的,没必要去考虑民政的事,要说,也是丁景福来说!
  刘贞沉声:“此时不宜出征,这一点你要清楚。固守,加强防御,只要敌人不入关,不进入关内……”
  砰!
  薛禄猛地一拍桌案,起身喝道:“不宜出征?不知道何来不宜?”
  刘贞凝眸,心头火起:“其一,七月天酷热难当,天时不在我,民力运输,途中损耗定会增多,还会有人昏厥于路,后勤难保。其二,出关征战,便是草原。大明军士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以守为主,以攻为辅,茫茫草原,地利不在我!其三,草原辽阔,沙漠炙热,后勤难保,军士定会抱怨,离心离德,人和不在我!”
  “天时地利人和全不在,此战如何去打?何况朝廷下的旨意很明白,燕王为征讨主力,大同只是协同,伺机而动。若你想带大同主力出关作战,一旦你深入敌境,而大同空虚,敌人奔袭而至,岂不是大同不保?若大同有失,北平必受威胁,燕王出征在外,北平更是空虚,一旦失了北平,天下将会大乱!”
  “薛禄,诸位,轻敌冒进,不如固守待变。从大局出发,大同兵力不可动,各卫所军士不宜出关。草原非我主战之地,非我善战之地,扬长避短,是为正途。若是出关作战失利,折损严重,反而累害燕王布局,岂不是失职有罪?”
  王成名站出来支持:“刘指挥使所言极是,我们应固守大同。”
  山西都司的同知王仙也站出来支持。
  薛禄威严地目光看向众人,大同指挥佥事孙逊、周元,千户张宜、王扬等人并不表态,而是沉默不说话。
  王成名有些尴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