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86节(3 / 4)
李晟扛着半袋子白菜,提着沉重的肉,呵呵笑着走进了吏部衙署,找到侍郎卢义,将东西往桌子上一撂,面色阴沉下来。
卢义抬头看着主事李晟,又看了看桌子上的猪肉,不满地说:“这里是吏部大堂,不是菜市场,更不是后厨。”
李晟看着卢义,拱手道:“卢侍郎,一文钱不花,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若是我想,甚至今日可以给吏部带来三个月的伙食,不用花费一文钱。”
卢义不解地看着李晟:“你这是何意?”
李晟深吸了一口气:“千步廊之外,洪武门至正阳门,出现了一大批商贩。”
卢义偏了偏脑袋:“洪武门之外本就是商贩聚集之地,商贩多点不是正常之事,何况前段时日粮食危机,让不少地方商人进入金陵……”
李晟摇头:“卢侍郎,你可见过不认识秤的商贩,可见过穿着布衣似是老农却又脚踩靴子的商贩,可见过不做买卖却依旧摆着摊点,害怕人大声说话的商贩?事出反常必有妖。”
卢义听出了问题所在,看了看眼前的一堆猪肉,起身道:“带我去看看。”
李晟带卢义走了出去,还是熟悉的王屠夫,还是熟悉的方式,还是熟悉的附送,一样是黄五,一样的白菜,一样的免费,甚至还白嫖了两条大鱼……
今日这洪武门的商贩,呵呵,有些邪性啊。
卢义看着李晟,低声说:“走,我们去内阁值房找蹇尚书。”
值房。
蹇义听闻了卢义、李晟的消息,找来解缙、杨士奇、夏元吉等人商议,解缙、杨士奇清楚事情即将有变,又不清楚朱允炆到底如何盘算,考虑到衙署内官员的安全,杨士奇建议紧急召开一次集议大会。
只是这种规模性的集议,需要朱允炆批准。
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杨士奇、解缙,微微摇了摇头:“天下太平,又无紧急军务、政务,何必召集官员集议。”
杨士奇不相信朱允炆没有掌握情报,他如此不动,怕是打草惊蛇,让蛇跑掉吧。
解缙再次恳请,若有所指地说:“皇上,定远行省治理方略需要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员共同参与,少一个衙署,后面方略商讨可就难了……”
朱允炆深深看着解缙,笑道:“既然是商议定远行省的问题,那就召集一些官员吧,下次奏报,一定要说清楚集议内容,明白吗?”
解缙是个明白人,当即说:“臣明白,臣一定会将集议内容说清楚,包括对参与集议的官员说清楚。”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代王:诛建文,换新天
定远行省的治理是大问题,事关大明钱库,召集官员多点很正常。
兵部得来吧,毕竟定远行省里还有不少倭人,总得商议商议武力问题。
吏部不能少,人事部门,人手需要吏部决定。
户部管控钱粮,未来挖银子运银子,都少不了户部官员参与。
听说京都都炸毁了,重建少不了工部。
礼部不能缺,倭人没什么教养,都往大海里乱丢垃圾的,能有什么教养,需要礼部专门为他们制定礼仪。
刑部需要积极参与进去,听说倭人推崇切腹这门艺术,可以加入治理倭寇的刑律之中,犯了错,切腹就是了,这比打板子容易执行多了。
既然六部都需要来,那就来吧。
官员集体动作,规模集议,自然引起了朱桂的警觉,好在有官员传出了口信,告知了朱桂原因。 ↑返回顶部↑
卢义抬头看着主事李晟,又看了看桌子上的猪肉,不满地说:“这里是吏部大堂,不是菜市场,更不是后厨。”
李晟看着卢义,拱手道:“卢侍郎,一文钱不花,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若是我想,甚至今日可以给吏部带来三个月的伙食,不用花费一文钱。”
卢义不解地看着李晟:“你这是何意?”
李晟深吸了一口气:“千步廊之外,洪武门至正阳门,出现了一大批商贩。”
卢义偏了偏脑袋:“洪武门之外本就是商贩聚集之地,商贩多点不是正常之事,何况前段时日粮食危机,让不少地方商人进入金陵……”
李晟摇头:“卢侍郎,你可见过不认识秤的商贩,可见过穿着布衣似是老农却又脚踩靴子的商贩,可见过不做买卖却依旧摆着摊点,害怕人大声说话的商贩?事出反常必有妖。”
卢义听出了问题所在,看了看眼前的一堆猪肉,起身道:“带我去看看。”
李晟带卢义走了出去,还是熟悉的王屠夫,还是熟悉的方式,还是熟悉的附送,一样是黄五,一样的白菜,一样的免费,甚至还白嫖了两条大鱼……
今日这洪武门的商贩,呵呵,有些邪性啊。
卢义看着李晟,低声说:“走,我们去内阁值房找蹇尚书。”
值房。
蹇义听闻了卢义、李晟的消息,找来解缙、杨士奇、夏元吉等人商议,解缙、杨士奇清楚事情即将有变,又不清楚朱允炆到底如何盘算,考虑到衙署内官员的安全,杨士奇建议紧急召开一次集议大会。
只是这种规模性的集议,需要朱允炆批准。
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杨士奇、解缙,微微摇了摇头:“天下太平,又无紧急军务、政务,何必召集官员集议。”
杨士奇不相信朱允炆没有掌握情报,他如此不动,怕是打草惊蛇,让蛇跑掉吧。
解缙再次恳请,若有所指地说:“皇上,定远行省治理方略需要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员共同参与,少一个衙署,后面方略商讨可就难了……”
朱允炆深深看着解缙,笑道:“既然是商议定远行省的问题,那就召集一些官员吧,下次奏报,一定要说清楚集议内容,明白吗?”
解缙是个明白人,当即说:“臣明白,臣一定会将集议内容说清楚,包括对参与集议的官员说清楚。”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代王:诛建文,换新天
定远行省的治理是大问题,事关大明钱库,召集官员多点很正常。
兵部得来吧,毕竟定远行省里还有不少倭人,总得商议商议武力问题。
吏部不能少,人事部门,人手需要吏部决定。
户部管控钱粮,未来挖银子运银子,都少不了户部官员参与。
听说京都都炸毁了,重建少不了工部。
礼部不能缺,倭人没什么教养,都往大海里乱丢垃圾的,能有什么教养,需要礼部专门为他们制定礼仪。
刑部需要积极参与进去,听说倭人推崇切腹这门艺术,可以加入治理倭寇的刑律之中,犯了错,切腹就是了,这比打板子容易执行多了。
既然六部都需要来,那就来吧。
官员集体动作,规模集议,自然引起了朱桂的警觉,好在有官员传出了口信,告知了朱桂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