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哈木咬牙。
  这或许不是一个最好的决定,但却是正确的选择。
  把秃孛罗与太平不好反对,只好命令身后的骑兵跟上,可只前进了二十里,马哈木就不得不下令停下休整。
  大风吹起雪花,别说远处,就是两丈之外都看不真切,后面军士已出现了掉队问题,再这样走下去,估计下次点人数的时候,会少上一批人。
  扎下帐篷。
  马哈木并没有安排军士巡逻,这样的鬼天下,完全没有巡逻的必要。
  一是明军在西疆省的主要策略始终是坚守城池,哪怕是马哈木从乌鲁木齐城外窥视,瞿能也没有派遣军队来战,除了尾随扫去的斥候外,明军就没出动过任何百人以上规模的骑兵队伍。
  二是瓦剌行军隐秘,时不时进入沙漠边缘,没有人能跟进来而不被发现。明军连着自己在何处都不知情,自然不可能派大军盲目出击。
  三是大雪挡住了瓦剌的前路,同样也挡住了明军,这是一道公平的屏障。
  瓦剌骑兵确实疲惫到了极限,许多军士钻入帐篷之后,连衣甲都来不及脱,点了牛粪倒头便睡。
  自七月多起兵,三个月时间里,瓦剌骑兵可以说是一直都在马背之上,纵横穿梭近五六千里路程,若不是一骑三马的配置,若不是带了大量物资,谁也扛不住三个月的煎熬。
  从嘉峪关,到敦煌,从哈密南下,本想去楼兰,后来突然转向,又回到了北山以北,窥视大明在西疆的府治乌鲁木齐城,等待机会却始终没有机会,明军龟缩在城中,根本就没有下手的可能。
  不用试探,试探就是死人。
  乌鲁木齐城的城池高大坚固,且配置了大量火器,在没有更好办法对付火器的情况下,马哈木并不打算将军士牺牲在大明的城池之外。
  无奈之下,只要从乌鲁木齐城撤退,然后进入沙漠,虽没有深入沙漠,可这却拖累了行军速度与困难,尤其是进入十月之后,沙漠的晚上实在是太冷了。
  即使经历了无数困难,沿途牺牲了不少军士,可瓦剌依旧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大明的孛罗城,接近了伊犁!
  大帐之内,烛火摇晃。
  把秃孛罗取下腰间的酒囊,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索然无味地说:“娘的,这日子想喝口酒都没有,全靠着这马奶活命了。马哈木,我们会拿下伊犁,会拿下大明的马场,对吗?”
  马哈木坚定地说:“没错,我们一定会登上天山,占领赛里木湖与伊犁河谷,将那里无数的战马化作瓦剌所有。”
  太平有些忧愁:“现在最令人头疼的便是这孛罗城,据情报说,驻守孛罗城的人是蔡熊英,此人是举人出身,又参与过与帖木儿的战斗,是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马哈木摆了摆手:“我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马,上等的战马。瓦剌能不能崛起,成为蒙古高原的王者,就决定我们这一次能带走多少战马,还有,杀掉多少战马!”
  没有战马,大明就别想安稳地控制疆域太过辽阔的西疆省。
  没有战马,大明就不可能组建出能威胁瓦剌部落生存的超规模骑兵。
  毁掉马场,杀掉战马,是对大明力量的削弱,是对瓦剌的保护。当然,优良的战马需要带走,这是瓦剌能否变得更强大的关键。
  这一次开战大明,马哈木最初是想占据西疆省,切断大明进入哈密的道路,实现瓦剌部落西迁。可大明火器的普及,西疆省自给自足的耕种,大量物资的囤积,龟缩不出的战略,让马哈木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战略。
  拥有城池与火器的大明,是任何骑兵队伍都无法战胜的存在,尤其是大明的神机炮,那个射程可比瓦剌的箭远太多太多,这边还没冲锋,人家就送来了从天而降的黑色礼物,这谁受得了。
  大战略无法实现,那就转成小战略:削弱大明,强大瓦剌,争取时间。
  而为了达到这个小战略,最好的方法就是拿走大量优质战马,然后将大明的马场彻底毁灭。
  瓦剌不是不缺马,这些年来,为了讨好大明,每年都需要送几百匹战马过去,毕竟是同盟,还需要做买卖,做生意。
  甚至是一些将官不听话,为了从商人那里得到精美的绸缎,瓷器,享受更烈的酒,买来更好的香料,私自出卖了不少战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