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张脸、这气势,属实演不来穷人呀!”
  “谁懂?人都半隐退转型了才粉上……”
  人家粉丝说自家哥哥“不红就得回家继承家业”,拜托,那是什么级别的家业呀?
  一个两个厂子,连集团都算不上的小公司。
  这种所谓的家业,别说是贺思珩了,阿kar都懒得看!
  回头等薛霁真一行人到了港岛,才发现本土的吃瓜群众更夸张,他如今是听得懂粤语了,在酒店餐厅吃东西时,偶尔听到别的客人闲聊,讲起贺思珩如今是个什么身价,讲这样的家私他得花几辈子才花得完……
  不知道怎么的,薛霁真听着有点儿乐。
  “哎,开玩笑嘛,谁都敢说。”
  郭令芙端着餐盘过来,她只要了一杯鲜榨的橙汁,一小碗沙拉,外加两片面包,可以这么说,郭女士吃的比薛霁真还注意。
  但薛霁真全然没有被凝视的知觉。
  稍作休息,二人就和郭令芳汇合了。
  这对兄妹俩也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奇特的是,三个人聊天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薛霁真走,郭令芳拿俪秾的例子给了他一些经验,随即又问起《沥江往事》进度。
  郭令芙轻哼一声:“剧本还在改,但也差不多了。”
  “那他这些日子做了什么?”
  “当然是上课学习啊!汪裕还在荔山那边养病,我每隔三天送他过去一次。其他时候也在忙,他要上粤语课,还要跟着教练学游泳,哪怕缺了一节课,赶完通告都得补回来!开玩笑,我哪里舍得耽误小真……”
  她既不敢让薛霁真太忙,也不叫他完全闲着。
  可问题是,很多项目前期都有保密协议。
  于是就出现了外界眼里:“薛霁真从春天一直抠脚到秋天”的神奇定论。
  实则《沥江往事》进展顺利,年底就能收尾立项;
  《乌夜啼》更快,从签订意向到现在,已经在走合同了。
  可网友们不知道,粉丝也只能干着急……
  郭令芳倒是听得十分满意,他点点头,说道:“我和周玖有过一点交情,他之前那部剧是我监制的。老实讲,这人水平是有的,也是导演专业出身,就是人有点……用你们的话讲是有点轴,但总归不是什么大问题。《乌夜啼》的剧本他去年年初也拿来问我过我,我当时看到凌夙这个角色就想起你,劝周玖给你发邀请。”
  那个时候,薛霁真还在拍《玉门雪》。
  拍完《玉门雪》,也不知道接下来有没有着落。
  郭令芳理所当然就觉得,这小子应该是有档期的。
  谁料被汪裕截胡,直接打包带进了《底色》剧组,整了出无缝衔接。结果《底色》早早拍完,却审到现在还没审出名堂来……
  于是,三人的话题理所当然的从周玖、路达州师兄弟俩聊到了《底色》。
  这部明明是优秀演员云集的剧集,却始终抬不上来。
  要是放到港岛,导演负责剪完,剩下的就全部交给出品发行,搞不定的那一定不是题材的问题,是人脉的问题……
  正聊着呢,薛霁真脑子里忽然闪过一张面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