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奈何这由不得他说不,不过四更天,由项云珠亲自为他将冕服穿戴好后他便被项璜来扯走了,一路上在马车里给宣亲王充当人肉靠垫,让困得不行连连在小鸡啄米般点头的宣亲王靠着他睡了一路。
  至于向漠北,四年前便离开了京城,而今回来并不声张,加之这岁暮人人皆忙未有空暇顾及旁人之事,因此除了宣亲王府中人以及太子项宁玉与其近身之人外,外人并不知晓,宣亲王夫妇思及他的心疾,便未有非让他去太庙祭祖不可,若是谁人一句话不对付的刺激到了他,他们谁也不敢去想后果。
  子时才过半,前一夜四更天便起身的向漠北与小阿睿便再撑不住,象征性地同一家人守了会儿岁,小家伙便靠在孟江南腿上睡着了。
  向漠北执意要将睡着的小家伙抱回屋,才将小家伙放到床上掖好被子后他便也倦得歪在小家伙身旁睡了过去。
  孟江南才端了他的药来便见他歪在小阿睿的半边枕头上睡着了,一双长腿还搁在床沿上,她并未叫醒他,而是帮他褪了靴子与足衣,让他在小家伙身旁躺下,拉过小家伙身上足够宽大的被子来将他一并盖住。
  向漠北着实不打算去太庙参加祭祖,他虽回到了京城,可他仍未做好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准备,他做不到以“害死怀曦的宣小郡王”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里。
  小阿睿则是尚未认祖归宗,尚且无需往太庙祭祖。
  且,小家伙的身份一旦公之于众,必将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而此对阿睿而言既是无上的地位,也是永不能卸下的责任与枷锁。
  在那之前,向漠北只想让他再多当一些日子的寻常孩子,无论如何笑闹都不会被认为有失礼数的普通孩童。
  也因如此,那日携阿睿前往东宫一事便是在孟江南面前他都不曾提及。
  只是他不提并不代表孟江南毫无察觉,她不过是表现得不知罢了。
  她知道的,回京之后她便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将阿睿带在身旁,日日都能见到他。
  阿睿小小的肩膀上有他必须挑起的大任,他不再属于她,而是属于衍国百姓,属于项氏的江山社稷。
  为向漠北与小阿睿都掖好了被子后,孟江南拿出了她一直以来都小心又宝贝地收着的长命锁,她将那只颜色有些发黑的银质长命锁看了又看,最后将它用帕子裹上一层又一层时忍不住用手背用力揉了揉眼。
  天明之后,宣亲王妃母女与萧筝作为项氏女眷也要入宫参加正旦朝会。
  正旦朝会分朝贺仪与大宴仪,此两仪又分前朝与后宫两处仪典,朝贺仪前朝乃是文武百官与外国时辰在奉天殿前向皇帝陛下贺新年,今年正旦朝会有远道而来的业国使臣参加,仪典自会办得比往年都要隆重,毕竟业国今番来的使臣乃其国君之皇长子,后宫则是各家夫人千金在交泰殿向皇后朝贺。
  大宴仪则是皇帝陛下在官员及使臣拜诘后设宴款待群臣,交泰殿里各夫人与千金也能够与皇后等后宫妃嫔一道用膳。
  而能与皇后等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一道用膳向来是各夫人与千金引为殊荣之事,毕竟整座京城能有此资格的夫人与千金并不多。
  人多自然规矩便也会多,如项云珠这般自小不受规矩约束的金枝玉叶非但不觉参加正旦朝会是件欢喜之事,反而觉得磨人得很,偏偏每一回来参加都是天才亮便来,离开时都已经是入夜时分,且每一年要做的事情都大同小异,她不耐烦,却又不能离开,否则回头会被长兄项璜罚抄佛经。
  她宁可挨打五十板子,也不愿意抄一遍佛经!
  不过今回她是想好了,给皇后娘娘还有淑妃娘娘贺完礼她就悄悄溜了,就算大哥罚她抄佛经,她也不与那些七嘴八舌瞧她没一处是好的各家夫人以及装模作样的千金们一块儿入宴用膳!
  她们离开后未多时,向漠北也醒了,当他瞧见自己竟是睡在阿睿身旁时有些怔怔,回过神来时孟江南已站在床前,随时等着伺候他起身。
  她似乎一整夜都在他身旁从未离开过似的。
  当他坐起身时,他身旁的小阿睿也揉着眼睛醒来了。
  因着宣亲王夫妇都入宫参加大朝会去了,孟江南与阿睿便无需再行请安之事,待早膳过后,由向漠北领着小家伙将王府大门外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再各自浅酌两口屠苏酒,他们三人便乘上向寻早已套好于府门外等候的马车,徐徐往东岳庙市而去。
  这是自静江府来京城的路上向漠北便答应过小家伙的,于他生辰这一日带他走到庙市尽情玩耍。
  至于何为庙市,小家伙不曾见过,从前也不曾听过,还是一路而来同项云珠坐在一块儿,项云珠给他讲的。
  衍国京城的有一东一西两个庙市,自元日这一日始,至元月初三那一日止,西为都城隍庙市,集市以庙为中心,绵亘十里,商货琳琅,品类繁多,多以古玩、奢侈贵重物以及他国舶来品为主,因此往这一庙市去的人多为达官贵人与其家眷。
  东则为东岳庙市,集市从庙东的琉璃厂店到庙西的白塔寺,范围不及都城隍庙市广,人却不比都城隍庙市少。
  不仅是东岳庙市聚集的大多是寻常百姓,还因为这儿有着都城隍庙市所没有的琉璃盌[1]。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