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治水对策(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安城段漕运瘫痪,是压在朝臣百姓心中的一块巨石。
  治理水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上安城段漕运却可短期疏通。
  当朝臣百姓得知皇帝陛下亲自赶赴灾区抗洪救灾后,整个京师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期待着这位年轻的帝王再次创造属于他的奇迹。
  俗话说得好,欲成大事者,必先谋定而后动。
  谢辰烨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张贴皇榜召集有工事才能的人。
  当然他随身带着的也是一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一些优秀的人才。
  谢辰烨此次主动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疏通恢复漕运,本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还要负责灾区赈灾济民一事,可谓是难上加难。
  摆在他面前的困难,令谢辰烨不得不慎重对待。
  现在他们最缺乏的便是有治水经验的人。
  他虽然对治水有些许了解,但那不过是纸上谈兵,故而临行之前,谢辰烨便征召到了几位能人。
  其次,他让陈灵等人先行,修筑水利的民工需要准备妥当。
  疏通运河,挖堤修坝都需要民工动手,若是让谢辰烨带着士兵们慢慢挖,只怕挖到下辈子都可能还未挖好。
  所以这民工不但要有,还要很多,至少得要二三十万人,才能开始基本工作。
  但这群民工无论从何地征召调集,都会惹得当地州府官员不满,甚至出手阻挠。
  一地人口与仓储粮食可是考核一个官员最为直接明显的政绩,眼下不但要粮,还要人,肯定会引起地方州县的不满。
  因此,这也谢辰烨亲自前去的灾区的原因。
  一旦有官员不配合,他也能威慑一二。
  数十万民工的花销以及修堤筑坝的费用,耗时定会数年之久,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以朝廷目前拨的款银来看,决计是不够用的!
  不过没钱好办,这几年商业改革十分成功,现如今倒也不缺银子。
  这一次一共有三名水利能人同行。
  张怀志自幼聪颖悟知,好学有志,精于河渠水利之学,但性子刚烈,驭下严急,故而能够成治水大业,但也正因为此不被下属爱戴。
  王大福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熟悉地理水势,不仅治水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不慕名利。
  冯晨刚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七品知县,在任期间均衡百姓徭役,屡次摘奸发伏,廉洁正直。
  谢辰烨其实还害怕有人在背后搞事情,虽然她放出狠话,但是难免会有人不怕死地撞上来。
  若是真的有人在背后搞事情,谢辰烨决定直接动用武力解决,不给任何人留有钻空子的机会。
  治理水患,疏通漕运,事关江山社稷,百姓民生,无论何人想插手其中,试图从中谋利,分一杯羹,谢辰烨绝对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三个治水的能人前来拜见谢辰烨
  谢辰烨见到这三人十分欣喜,脸上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朕得三位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此次治理水患,疏通运河,事关大明社稷,百姓民生,还望三位鼎力相助,建言献策。”
  谢辰烨的眼神诚挚仁善,语气也是满满的诚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