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辞归 第41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寒风拂面,单慎从暖和的花厅里出来,不由被吹得打了个寒颤。
  小腹憋得慌,而比这更憋的自然是他的心窝。
  这事儿不好办啊!
  旁的都不说,国公爷有一个词用得很对——无凭无据。
  当时,刘迅与钱浒各执一词,甭管单慎内心里怎么揣度耿保元的事,衙门查案都要一个证据。
  既然没有证据,衙门无法深入去查,彼时那状况也不可能深入,最终成了这样的结果。
  况且,查到底了又怎么样?
  除非人赃并获,把太子殿下与那位被劫持的小女子“抓获”在一处,还得是女方昏迷不醒或宁死不从,殿下堂而皇之、衣裳比陈米胡同里抬出来时也没多几件,才能定罪。
  要不然,歹事是耿保元做的。
  哪怕耿保元大喊“都是听了殿下的吩咐”,都不可能对皇太子论罪。
  殿下最多就是一个治下不严。
  在衣冠不整的舞娘、小尼姑群中,治下不严那都不算事了。
  这也是单慎当初瞒了的原因之一。
  现在,却都要翻出来……
  倒也不是什么“敢不敢”,而是“能不能”。
  就算多了一块耿保元的腰牌,案子的性质依旧如此。
  没有“人赃俱获”,查了等于没查,还得罪太子、惹恼圣上。
  单慎非常不看好这一步棋。
  其中利弊,凌晨在刑部衙门里,这么多人都分析了一遍了。
  可是,单慎知道,他现在在动摇。
  因为给他建议的人是辅国公。
  辅国公那人,有时候不着调,嘴巴损起来,单慎都自愧不如。
  毕竟他单府尹再怎么能骂,一般还是在自己衙门里,不似辅国公,人家敢在金銮殿大放厥词、阴阳怪气。
  但再怎么阴阳,辅国公从没有坑过他单慎,甚至,之前几次合作,辅国公出力不少。
  平心而论,单慎信任辅国公,若不然,他也不会接连两日来国公府上香拜佛。
  现在这香点了、佛拜了,菩萨给了指示,他若不照着办,以后还能有佛光照他身上吗?
  只是,为什么?
  单慎左思右想都没有想明白。
  绷着脸,他站在坑前放水,两眼放空着,倒是想起来了。
  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