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辞归 第4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用,”林玙止了她,“不是茶水的事。”
  心情沉重,多少茶都顶不住。
  靠着椅背,林玙仔细思考着林云嫣说的话,良久叹了一声:“我近来查宝平镇的事,说起来,国公爷多少清楚些,云嫣就不太了解了吧?”
  宝平镇就是在定国寺的山脚下,那夜被假冒的贼寇袭击的镇子。
  林云嫣道:“只听说了个大概。”
  林玙颔首。
  事情过去太久了,当年无论多么沸沸扬扬,也在李浚被幽禁永济宫、李汨被贬为庶民之后,渐渐无人再提起来。
  不说彼时年幼的孩子们,即便是成年人,听过的也都过去了。
  也就是林云嫣,她与定国寺有关,而徐简身处朝堂、定国寺案子又与自身利益深深相关,这才多有留心过,但他们知道的就没有林玙这么详细。
  “案子发生后,先帝震怒,他本就在病中,气愤之下越发不好了,”林玙道,“又添上定国寺大火,朝中各种猜测都有。
  衙门忙着查火灾,朝中又叫嚷着剿匪,彼时代理朝政的定王曾提出过山贼袭镇很不寻常,尤其是京畿这一带,几乎没有匪患,却突然冒出来这么一支,但他没有说服其他人。
  也不是没有派人去宝平镇查过,线索寥寥,最后发展成剿匪,有了李汨他们施压地方,为了争功而拿饥民充数。
  清缴差不多有半年,太兴二十八年元月末尾,一封告密信把死士充当山贼、袭击宝平镇给揭露出来。
  后来的事你们也知道,圣上支持定王,永济宫那位咄咄逼人,定王身心俱疲终是病故,先帝爷悲痛万分,一禁一贬,后又立了圣上。
  如今想来,倒也有一些内情可看。
  定王并非病故,他死于毒杀,借了那么一个天时地利,下毒下得神不知鬼不觉。
  而先前寻不到袭镇不正常的线索,在告密信之后,却冒出来了一些,比如有活下来的百姓口供。
  一般来说,生活困顿、落草为寇,袭镇也是为了抢粮抢钱,有几户百姓躲在屋子里,明确了让贼寇只管拿、只要一条活路,那些贼人却不肯放过他们,杀人的动静都落到了侥幸活下来的邻居耳朵里。
  不止杀人,还放火,东西不见着抢了多少,宝平镇毁了七七八八。
  圣上带人救援,从山上到山下,火把越来越近,按说贼寇都能看到却没有提前撤离,反而两厢交了手,实在不敌了才跑。”
  说到这里,林玙略缓了缓,道:“这些供词都是在那段时间陆续呈上来的,最初调查时一概没有,也正是因此,凸显出了所谓山贼袭镇是有人蓄意谋划的。
  本来没有供词,现场多少也能找到些痕迹为作证,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结合你们两人刚刚说的,定国寺起火,圣上带了大量人手回山上,给了真凶处理镇子中状况的机会,布局成了,剿匪能顺利开始。”
  若不然,圣上发现了宝平镇里的不寻常,线索交由坚持调查的定王,一旦看穿了这些把戏,就没有剿匪的事了。
  林玙说完,思路十分清楚,自己也没有质疑。
  只是,视线从山下再挪向山上,脑海里看着倒塌了的大殿,心头酸涩苦辣有多呛人,只有自己才知道。
  不是意外,却也叠加了一些巧合,造成了那样的惨剧。
  如果没有点安眠香……
  可人这一辈子,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果。
  难以自制的,林玙回忆起沈蕴的音容笑貌,那些旧日景象依旧鲜艳、毫无褪色地印刻在记忆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