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第一道防御圈(1 / 2)
人们对战场上的逃兵总是无法理解,总认为“你只要再坚强一点”“就一点点”“哪怕只要再坚强一点点不就行了”?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骑兵从遥远的天边奔驰着向一个人涌来的时候,沈晨敢说,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不害怕。
草原的叛军在快要接近唐军营地的时候做了一个改变,将四面合围突然变成了集结,然后以齐整整的一个万人队,由南向北,冲着唐军涌来。
或许是那个一直尚未露面的浑厚声音看到了沈晨飞天的手段,或许是出于别的原因,宗旨,他放弃一开始的四面合围的想法。
小可汗的草原军队打探到了他们运动的轨迹,派人来通知了沈晨,但是,沈晨却只是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安排。
小可汗也不以为意,如果有那般高空的姿态还看不到叛军的所作所为,小可汗觉得,他可以考虑加入叛军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不过是故意为之,好让沈晨知道他的忠心罢了。
上万匹马儿奔驰的声音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所谓的排山倒海也不过如此,更何况草原人总有一个习惯,每个人至少会携带两匹马,从而将运动战发挥到极致。
听说,许多草原人都能做到在烈马奔驰的过程中,从一匹马儿身上跳到另外一匹马儿身上的事情,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吃饭喝水一般的简单。
草原是很大的,当天边出现叛军的身影的时候,他们至少还在十公里之外,因此,当他们跑来了五公里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换乘马儿。
沈晨亲眼见证了让他感到神奇的一幕。
无数的草原汉子在马背上腾挪,从这一匹马儿跳到另外一匹马儿的身上,远远看去,便似翻滚的浪潮,整体向左边移动了一步。
全部加起来超过两万匹马儿冲击的态势实在是太恐怖,当他们冲到近前的时候,沈晨发现,他竟然没办法去下达任何一项命令,幸好他一直养成的脾气性格,让他学会了沉着应对。
或许用更加不厚道的话来说,就是……不敢乱动。
连面部表情也不曾改变。
在这一点上,包括程处弼在内的唐人军队却做得无与伦比的好。
上到程处弼这个沈晨治下第一人,下到沈晨远离战场,被安排在营地正中间的厨子,尽皆一副平淡无奇的表情,似乎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如此的态势一般。
沈晨起先还觉得他们厉害,但想想,其实只是见惯不怪罢了。
在大唐的对外战争中,总是充满着以多打少的奇迹,那种战国、三国、宋、明、清时,几十万人打对方十几万、甚至几万人的战争基本不存在。
就算是改变大唐对外战略的恒罗斯之战,唐军也只是两万人而已,而对面的诸国联军却不少于八万,就这,唐军还是打出了自己的威武,尽管还是算作了战败……
要知道,李二灭突厥的时候,李二才不过十万人,颉利可汗可是拥军三十万!
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一名唐军没有经历过看着千军万马想自己涌来的场面,更何况沈晨手下的这些唐军都是从新军中千挑万选的士兵,而新军则是在无数大唐府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战士!
当叛军骑兵冲入第一道普通的防御带,也就是用各种小坑陷阱作为防御带的时候,沈晨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
就像是海浪遇上了一道无形的玻璃,在短短数十米的范围内翻倒跌落,后面的骑兵却不停歇,继续跟着向前冲,使得整个场面在第一段的地方出现了混乱。
但是,草原骑兵很快就在各个部落统领的约束下,开始减慢速度,向后回撤。慢慢地准备开始第二次冲锋。
沈晨开得目瞪口呆。
写出来的文字不过短短两句,但是,并非不想用文字去表达,而是整个场面真的乏善可陈,沈晨觉得,就算换做他是一个作者,也没办法多加任何一个字。
这和他印象中的骑兵打战的想象实在区别太大。
“难道他们不是应该一鼓作气往前冲吗?”沈晨傻乎乎地问程处弼,哪怕沉着如他,也没有办法再忍住心中的疑问。
程处弼奇怪地看着他,“仙师的意思是他们不管前面的陷阱,然而用人命堆,把前面的陷阱填平,然后压上来吗?” ↑返回顶部↑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骑兵从遥远的天边奔驰着向一个人涌来的时候,沈晨敢说,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不害怕。
草原的叛军在快要接近唐军营地的时候做了一个改变,将四面合围突然变成了集结,然后以齐整整的一个万人队,由南向北,冲着唐军涌来。
或许是那个一直尚未露面的浑厚声音看到了沈晨飞天的手段,或许是出于别的原因,宗旨,他放弃一开始的四面合围的想法。
小可汗的草原军队打探到了他们运动的轨迹,派人来通知了沈晨,但是,沈晨却只是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安排。
小可汗也不以为意,如果有那般高空的姿态还看不到叛军的所作所为,小可汗觉得,他可以考虑加入叛军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不过是故意为之,好让沈晨知道他的忠心罢了。
上万匹马儿奔驰的声音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所谓的排山倒海也不过如此,更何况草原人总有一个习惯,每个人至少会携带两匹马,从而将运动战发挥到极致。
听说,许多草原人都能做到在烈马奔驰的过程中,从一匹马儿身上跳到另外一匹马儿身上的事情,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吃饭喝水一般的简单。
草原是很大的,当天边出现叛军的身影的时候,他们至少还在十公里之外,因此,当他们跑来了五公里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换乘马儿。
沈晨亲眼见证了让他感到神奇的一幕。
无数的草原汉子在马背上腾挪,从这一匹马儿跳到另外一匹马儿的身上,远远看去,便似翻滚的浪潮,整体向左边移动了一步。
全部加起来超过两万匹马儿冲击的态势实在是太恐怖,当他们冲到近前的时候,沈晨发现,他竟然没办法去下达任何一项命令,幸好他一直养成的脾气性格,让他学会了沉着应对。
或许用更加不厚道的话来说,就是……不敢乱动。
连面部表情也不曾改变。
在这一点上,包括程处弼在内的唐人军队却做得无与伦比的好。
上到程处弼这个沈晨治下第一人,下到沈晨远离战场,被安排在营地正中间的厨子,尽皆一副平淡无奇的表情,似乎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如此的态势一般。
沈晨起先还觉得他们厉害,但想想,其实只是见惯不怪罢了。
在大唐的对外战争中,总是充满着以多打少的奇迹,那种战国、三国、宋、明、清时,几十万人打对方十几万、甚至几万人的战争基本不存在。
就算是改变大唐对外战略的恒罗斯之战,唐军也只是两万人而已,而对面的诸国联军却不少于八万,就这,唐军还是打出了自己的威武,尽管还是算作了战败……
要知道,李二灭突厥的时候,李二才不过十万人,颉利可汗可是拥军三十万!
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一名唐军没有经历过看着千军万马想自己涌来的场面,更何况沈晨手下的这些唐军都是从新军中千挑万选的士兵,而新军则是在无数大唐府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战士!
当叛军骑兵冲入第一道普通的防御带,也就是用各种小坑陷阱作为防御带的时候,沈晨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
就像是海浪遇上了一道无形的玻璃,在短短数十米的范围内翻倒跌落,后面的骑兵却不停歇,继续跟着向前冲,使得整个场面在第一段的地方出现了混乱。
但是,草原骑兵很快就在各个部落统领的约束下,开始减慢速度,向后回撤。慢慢地准备开始第二次冲锋。
沈晨开得目瞪口呆。
写出来的文字不过短短两句,但是,并非不想用文字去表达,而是整个场面真的乏善可陈,沈晨觉得,就算换做他是一个作者,也没办法多加任何一个字。
这和他印象中的骑兵打战的想象实在区别太大。
“难道他们不是应该一鼓作气往前冲吗?”沈晨傻乎乎地问程处弼,哪怕沉着如他,也没有办法再忍住心中的疑问。
程处弼奇怪地看着他,“仙师的意思是他们不管前面的陷阱,然而用人命堆,把前面的陷阱填平,然后压上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