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新一轮改革的开始(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处弼是个军人,而且还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身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本身就不会对吃的有多用心,只要能吃饱,他觉得就是军人天大的好事。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希望能够吃上好东西。
  沈晨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他的思路,他高兴的地方就在于,如此一来,不仅饱腹感能得到保证,而且口味和提供体力方面也能得到保证,关键是还容易携带,这样一来,不是更加的适合作战吗?
  到时候,他就不用整天为吃的难受,或者眼巴巴等着厨子把东西煮成一锅粥而烦恼了!
  果然,当程处弼将这个消息转达给相关人员之后,尽是一片叫好之声。
  战士们因为和程处弼一样的感受而高兴,再也不用吃一种东西吃到吐了!
  厨子们则因为多了九个项目而感到高兴,沈晨的认可几乎足够他们吹嘘一辈子!
  官员们也高兴,如此一来,数量就从一家变成了至少十二家,若是算上各种包装袋,那么,这个数量还是大大增加!
  这是多少家工厂,多少个岗位,多少个农民工家庭啊!
  可以说,仅仅靠着沈晨的一个念头,被选中地方的经济就能攀高一层楼!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唐的各地方的官员几乎拿出了他们全部的本事,为了竞争各类食物,进行了一场堪称史诗级的合纵连横。
  你这个地方弄主食,我这个地方弄甜的零食,他那个地方则弄可以煮汤的东西,一时间整个官场都开展了一场食品大分配。
  蛋糕嘛,自然要大家一起分!
  刚好,加上新的安北道,大唐刚好十一个道,多出来的一个就给长安,毕竟,长安是天下中心,自然得多一点。
  主食和副食被长安拿下,大唐版的压缩饼干和另外一种用馒头的手法做成的东西被选中。
  肉食则由安北道拿下,要说在肉食方面行军作战的能力,他们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甜食由扬州拿下,自古江南就喜欢甜食,他们的甜食制品让所有战士都心甘折服。
  随着辣椒由沈晨提供,并且渐渐走入大唐的餐桌,西南道的人们就像是士子遇见了青楼名媛一样,啪啪啪个不停,由西南道提供的辣椒类食物让士兵们发现,他们居然不再害怕东北的严寒。
  ……
  总归,沈晨的一条思路下去,打破了大唐人的固有思维,让太多太多的人得到了好处。
  聪明的大唐人开始举一反三,觉得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渐渐的,有商家决定和运输队结成联盟,相互交叉持股,压低了成本,并实现了送货上门的业务,百姓们欢欣鼓舞,业务量增加,订单增多,不仅没有因为持股比例的降低而影响收入,反而增加了不少。
  有的商家开始把自己的业务进行整合,形成由总店交差持股的分店模式,各大分店的自主权得到加强,而总公司的成本也在降低,最后甚至形成了非常大的商业集团。
  就连学院自己也开始做了一番整合,在沈晨的授意下,后勤部、学院后山的科学院被单独提拎出来,形成自己的商业团体,而如同玻璃厂、食盐厂等附属设施也在结成一个大的集团之后,由加强各自的运作权利。
  像是后山的科学院,还进行了一定的拆分,大体分成了军事、民用、科研、农业四个大类,然后再在各个类别上组建自己的主题部门,虽然同样受到学院科学院的领导,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凡事都要请示几个主要的领导人。
  现在的他们,只需要在每个季度的资金分配会议上提出合理的规划和项目,就能得到项目资金,然后总部不再插手,由得他们自己折腾。
  总部更像是一个检查机构,严格地监察他们的科研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就行。
  就连学生社团也组成了自己的学生会,由三名学生组成的领导班子作为主体代表,如同科学院一般的行制,进行自己的研究,一旦有相关技术被各大世家和商人看中,主体代表们就会出现,和那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一起,为这个项目争取更大的权益。
  在明目张胆地打着学院是主体的前提下,没有哪个世家再敢向以前一样进行压价,并且在沈晨给出的竞价模式之后,更为各大社团提供了更好的售卖途径,大大地位学生创造了财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