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两广和汉奸(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世元满脸通红道:“陛下,华夏自己可以争,如何可以在这种时候争?外敌不除,如何安内?”
  钟元冷笑道:“这话你跟朱棣说去,跟赵匡胤说去,跟朕说不着。”
  冯世元哑口无言。
  朱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守着北方,就是为了防止蒙古人或者什么什么猪狗往南边跑。可是他是怎么做得呢?带着精兵南下,抢了侄子的皇位。哦,朱家天下你自己都不在乎,还要钟元给你战战兢兢?搞笑?
  赵匡胤,五代十国的时候做了半个天子的人物。不顾北边还在打生打死,不照样做了皇帝?
  冯世元无奈,只好跪下磕头:“陛下,念在苍生不易的份上,请陛下三思!”
  钟元道:“冯世元,是不是朕不去打大明,华夏的子民就永远不会被欺负了?他们就生生世世幸福安康了?”
  “可陛下若是北上,他们的不安康就是陛下的罪孽了!”
  “哦?若是这么说的话,除非北方蛮夷死光了,我钟家才能回归故土了?”钟元冷笑,话里藏了陷阱。
  冯世元故作不知。只是磕头道:“请陛下三思。”
  钟元勃然大怒:“朕要的,不是一个江山而已,朕要的是咱们华夏子民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都能挺直胸膛说话。朱家守不住,是朱家无能!君不见,大秦灭亡二十年,大秦的将军依然镇守边关!朱家的天子自己守不住,与朕何干?”
  钟元走来走去,心中十分不舒服,他很清楚,朱家终归是葬送在北方的满清手里的。满清以后呢,又有八国联军入侵。自己去做,未必比别人好,却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可冯世元说什么?这些都要怪罪自己了?真是好笑,天大的笑话!
  冯世元不发一言,只是磕头。他心中,华夏比一家更重要。不管是武朝还是大明,他不希望再发生悲剧了。
  眼看钟元隐隐忍不住要杀人。王道行终于站出来道:“冯世元,你要弄清楚一件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我大武,就应该给大武谋划,而不是大明。咱们大武的对手也不少,什么泰国,什么天竺,都应该是咱们大武的对手。与其想着大明,不如想着如何将这些外敌扫光,叫大武千秋万世才对。怎么还给朱家考虑上了呢?”
  王道行皱眉,抱拳道:“陛下,冯先生肯定是喝多了,还是请冯先生先去休息吧!”
  他是想要救命,叫冯世元不做刀下之鬼。
  钟元忍了又忍,闭上眼睛叹息一声,算是默认。
  终归走错了一步!做了蛮夷的皇帝,人人都认为武朝就是蛮夷,不希望武朝北上。实际上,自己已经够意思了。那什么三六九等,就是自己故意的。这么厚待汉家子弟,依然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汉家的皇朝。嘿嘿,人心啊人心!
  冯世元被拉了下去。
  不过冯世元这么一闹,倒是没有了半点心情。人群也就散去了。
  某个房间,钟元沐浴完毕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脸色不太好看。
  刚刚沐浴完毕,身上还带着清香的林红月走了过来,坐在床边,也不说话,只是捏着被子不说话。
  钟元撇了她一眼,闷声道:“怎么?月儿也在看笑话?”
  林红月一乐,有点小孩子气呢。
  “陛下说的什么话?陛下不知道,您说要华夏子民永远挺直胸膛或者这句话,叫那些侍卫和百官多么激励和感动。自古以来,只有陛下敢这么说呢。”
  这是实话。尽管钟元说得是汉家子弟。林红月稍稍修改了以后传了出去,手下那些人,真的是群情激愤,不,应该是心潮澎湃。
  谁都不喜欢自己卑躬屈膝,谁都想要站直了过日子。钟元这么说,确实是收获了一大批的忠心。尽管现在还不知道这忠心顶用不顶用。
  钟元不信道:“胡说八道。如今才什么时辰?朕说了才多长时间?这就群情汹涌拉?月儿,不要光说好听的。朕知道,说起打仗,很多人还是有顾虑的。”
  林红月眼睛眯起来,变成一道弯月。说不出的开心。女子的心思总是这般,自己有什么成就不见得多么自豪,可若是丈夫有了什么成就,那可就自豪得不得了了。哪怕丈夫的成就相比于她自己的不值一提。
  “陛下说的话月儿很喜欢,然后就不小心跟别人说了几句。然后,消息传得太快了,这不,区区一个时辰,好多人都跟月儿说,陛下爱民如子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