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叶君书去将圣旨放好。
  这是要供奉起来的,他现在已经有两封圣旨了,上次是给他授职的。
  叶君书猜想,陛下应该不会厚此薄彼,除了万大人,邓鸿远他们应该也是有奖励的,只是不知是不是如他这般。
  不过这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泰安帝那边自有成算。
  于是就专注自家,今晚大餐庆祝!
  叶君书刚出差回来,不用马上回去上班,他有三天的假期。
  他基本不出门,在家陪孩子的同时,将在晋江实地考察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本。
  这个本子如果由他递交上奏的话,十有八九会被压下去,不会有被传到泰安帝手里的机会。
  官场上的事情很难说,叶君书没什么途径,能将奏折交到泰安帝手里。如果让阿玙帮忙的话,是可以。
  但是叶君书一想,去了晋江的官员那么多,不止他一个,如果就他上了这份关乎晋江民生如何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就算被泰安帝夸赞并采用了,但同行的官员里,难免不会将他记恨上,这不是对比出,他们对晋江不够关心吗?
  叶君书权衡了下,是出这个风头呢?还是潜伏下来?
  他已经决定彻底和大皇子那边划开距离,相信不久之后一定会有动作,到时他一定会受到压制。
  而晋江之事中,他出的风头已经够过了,再多,难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叶君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份奏折由万兴昌万大人递交最好。
  一来他是这趟差事的最高负责人,二来,他在泰安帝面前不压他的功劳,他怎么也要投李报桃一下。
  只是万兴昌似乎不想和他多有联系,他送到万府的拜帖被退回来了,回应的意思是,他这段时间忙,没法招待他。
  叶君书并不是非见不可,既然不愿意见他,那也没什么。
  过后他想了想,又突然庆幸,还好万兴昌没有答应见他。
  他之前的决定唐突了点,自己还没琢磨透万家的画风,贸贸然上去,不是个好主意。
  万修和明显很推崇明家,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和万家有过多的牵扯。
  只是他还是想帮帮晋江的百姓,希望能尽他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将日子发展起来,哪怕这份功劳让别人得去也无所谓,只要百姓的生活能好。
  他的奏折里有好几种他结合实际和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如果泰安帝派任的知州能将他的这份资料作为参考,相信能走很少弯路,说不定能将晋江的经济发展起来。
  可惜,他没有递交奏折的途径。
  官职还是太低了,唉!
  叶君书总算了解,为什么自古以来有那么多郁郁不得志的官员心灰意懒的辞官离开了,他现在就觉得挺郁闷的。
  不过也只是郁闷一下而已,很快就调节好心情。
  他在家期间,明家又派了两次人过来想请。叶君书都找理由拒绝了。
  这时他们似乎发觉了什么,看着叶君书的脸色都变冷了。
  叶君书已经决定不和明家还有大皇子搅和一起了,就不会在摇摆不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