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2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黑狗睁眼,翻个身摇摇尾巴继续睡。
  “小崽,我们去捡鸡蛋了,你去不去?”阿水提着篾筐出来大声喊。
  小崽回头,大壮和花妞都提着筐要去草丛里翻找鸡蛋,他爹怎么还不回来,他不想等了。
  “快点来,用你的兜装鸡蛋,看你娘给你做的兜结不结实。”阿水拿捏一句。
  小崽嗖的一下站起来,他颠颠往回跑,誓要证明他的兜是好兜。
  赵西平在日落时结束一天的劳作,他从高粱地里直接去校场练兵,一直到晚霞消尽,夜幕降临才往回走。
  路上遇到在城北庄稼地里春种的农夫农妇,夫妻二人一人挑担,一人提水囊和食桶,错身时他听到农妇在跟男人商量晚食吃什么。赵西平不由想起隋玉,还在军屯的时候,农忙时节,他忙到天黑才回去,那时家里总有等他的人和一锅热乎的饭。
  赵西平的脚步慢了下来,他驻足往西看,西边的天空隐隐还有亮色,出关的人不知道走哪儿了,现在又在做什么。
  “哎——”赵西平吆喝一声。
  路旁的地垄上突然走来一个人,赵西平脸热,不等人靠近,他迈开步子快速逃走。
  “爹?”小崽看见人影,他大喊一声。
  赵西平快跑几步,他记得有年冬天,应该是客舍才盖起的那一年,隋玉天天在这里等他回来。
  “是我爹。”小崽高兴地蹦几下。
  “怎么不在家里待着?晚上的风还是有些凉的。”赵西平蹲下抱起孩子,一手掌着大壮的头,说:“回去了,你们吃饭了?”
  大壮点头。
  “爹,你看。”小崽提起一直挎在身上的兜兜,喜眯眯地说:“我娘给我做的。”
  “你娘?”赵西平下意识是觉得隋玉回来了,然而稍稍一想,心里漫上失望,他摸着挎兜问:“今天有西边的商队过来?你娘托他们捎回来的?”
  小崽重重点头,“舅舅也有。”
  “就两个挎兜?”赵西平追问。
  “嗯。”
  “没有我的?”赵西平失落,“真就只有两个挎兜?”
  小崽觑他一眼,不吭声了。
  赵西平去找隋良,找了隋良又去找秦文山的商队打听隋玉的情况。
  “我们离开楼兰的时候,玉掌柜也要动身前往尉犁国了,算着日子,她现在估计已经在尉犁国,或许已经离开尉犁国,踏上去轮台或是龟兹的路了。”秦文山说。
  尉犁国比楼兰国的人还少,其中一半还是大汉囤田官带着减刑人员在当地开垦土地种庄稼,以及修筑烽燧。当地百姓多是自给自足,做些沿途商队的生意,卖粮草和口粮,足够糊口。
  隋玉从楼兰带来的咸鱼干在尉犁全部卖掉,全部换成人和骆驼的口粮,大概从中赚了三百钱。
  在尉犁国短暂地歇息一天,隋玉带着商队继续西行,与两队胡商交错而行。
  “大掌柜,其中一个商队要去敦煌,给家里捎带的葡萄干和三条裈裤托给他们了,约定他们去了敦煌,不管在长归客舍住多久,住宿不用给钱。”张顺过来交代。
  “免住宿钱,吃喝还是要给钱的。”隋玉说。
  “是,我也是这样说的。”张顺拿起水囊喝口水,说:“胡商说往西走五天,大概就能看见龟兹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