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素向我解释:“公主有所不知。准公主杨颜她丧夫后,按照礼制因守孝三年不得改嫁,连婚嫁都不可,这公主封号更是不能册封了。” [1]
  有大臣与同僚低声议论:“这准公主刚刚丧夫就跑到朝堂上,想让陛下册封,实在是有失妇德。”
  同僚低语回话:“我看不但是有失妇德,还晦气得很。皇上太过仁慈没把她赶出正殿。”
  此人话语一出,众臣深有同感,皆在一旁低语议论纷纷,都认为刚丧夫的四皇姐在父皇登基之初跑到正殿十分的不吉利。
  我看到满怀期待神色的四皇姐,在听到这些议论声后瞬间花容失色,心有不忍,对众臣们说:“你们不要再说四皇姐了。是我执意拉她进来的,不关她的事。阿五年纪小,不懂事。求求你们……”
  “阿五,住口!”母后严厉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她走向我,说:“你年纪虽小,但要知礼节。看来本宫没有教育好你。你嫁入王家未曾归宁。这次你就留在宫中,一来算是归宁,一来好好地接受礼制的教化。”
  “是,母后。儿臣知错。”我乖乖地退到一旁,愧疚地看着四皇姐。
  后来,我深刻地明白,母亲这一番严厉是想迅速地解决此事,以免有人借此事夸大其词地说寡妇在朝不吉利,从而引起朝堂动荡。我朝立国之初,事事都需谨慎。
  母后看向王谊,说:“大司徒,我让阿五留着宫中,你可有异议?”
  王谊这时已没有之前的不安,笑着说:“一切谨遵皇后的吩咐。”
  母后冷着脸看向四皇姐,说:“乐平公主的封号是准备封给你大皇姐的,可她没来。你这三年就老老实实的守孝,勿妄多事!”
  四皇姐下跪,颤抖着柔弱的肩膀,我见犹怜:“是,母后。儿臣知错,不敢造次。”
  “还不退下!”
  “是,母后。”
  看着仓皇离开正殿颓废难过的四皇姐,我想追出去安慰她向她道歉,却被母后拉住前往她的寝宫。
  父皇继续上朝和众臣商量国事。
  进入母后的寝宫,母后一改严肃的表情,温柔地抚摸着我的秀发,说:“阿五,你在王家受的苦,母后都知道。为了你父皇的登基大事不得不隐忍。现在是立国之初,还不能动王家,帮你立威还得讨好王家,以安旧臣之心。你会不会怪母后和你父皇太过无能?”
  我抓住母亲的手,抬头看她:“不会的,母后。阿五虽小,却懂得轻重。再说了,我现在是公主了,王家在明面上不敢把我怎么样,更何况婆母罗氏她……”
  话说到这里,我不敢说下去。我担心母后会因我谈起罗氏而问及王奉述的事。
  母后没有对我回话,拉着我走向桌旁,拿起一块花生酥给我吃。屋内从香炉里飘出的阿末香似一阵轻烟缭绕在母后的身旁,让我对她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错觉。我摇摇头,不停地想,一定是母后现在做了皇后,和以往不同了,需处处显得威严,才会让我有这种错觉的。[2]
  母后笑着说:“阿五怎不吃?是不是这段时间母后太少和阿五在一起,所以阿五觉得母后生疏了?”
  “不会的,母后。是阿五太想念您了。”我把花生酥放到嘴里,满香溢口,舒服地眯着眼睛说:“这花生酥很好吃,母后也尝尝。”
  母后捏了捏我的小琼鼻,说:“你呀,还是我的小阿五,心里还知道惦记母后,不过听你二皇兄阿摐说,你好像和你的小叔王家三少爷走得很近。” [3]
  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口中的花生酥瞬间失去了味道,呵呵地冲母后干笑几声,低着头佯装吃着花生酥,不断地思索着如何回答母后的话。
  我毕竟还是个孩子,不懂得如何更好地掩饰自己的情绪,被母后察觉到异样。她板着脸说:“看来阿摐说的是真的。”
  我把花生酥放在桌上,看着母后,怯怯地问:“我和奉述真的不能一起玩耍吗?奉述他人很好,不但救过我两回,还……”我看着母后渐渐沉下的脸色,不敢再说下去,心里难过极了,很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王奉述。
  母后见我难过,更是下了决心不许我和王奉述来往:“看来我的小阿五真的很在乎这个叫王奉述的人。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但他不同,他是你的小叔。”母后见我把头低得更低,转身对宫人说:“来人!”
  宫人上前,母后命宫人把王奉述请入宫中,她要看看王奉述是何许人物。
  我正要替王奉述说话,另一名宫人过来传话,把母后请到父皇的书房,听这宫人说父皇下朝后遇到了什么难事要同母后商量。[4]
  母后走后,我不安地在屋里来回走动着、等待着,很害怕王奉述因我而受到母后的责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