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3 / 4)
“贺公,这本古籍撰写的方式与众不同,所写列字是由下往上看的。我也是看了很久才发现这种奇观的撰写方式。”
对方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看的。难怪臣越看越觉得奇怪了。多谢公主指点。”
……
大臣们经过我一番指点后,查阅古籍的速度加快不少,到最后我喉咙都快讲干了。
我对最后一人说:“韦公,这本古籍目录缺失,里面全都是有关看面相的记载,你别看了。”
没想这个叫韦鼎的大臣,像是被我从迷失于书海的世界里拉回来似的,吓了一跳般站起来,然后察觉出自己失态,向我行礼道歉,说:“臣对不起公主。刚才臣沉迷于古籍中,早已忘了身在何处。求公主原谅为臣的无礼,求陛下将罪。”
父皇大袖一挥,和蔼地说:“谁人不知韦爱卿是我大隋鼎鼎有名的面相师。没想到这古籍能让韦爱卿如此痴迷,可见小公主搜寻的古籍价值之高。朕不会怪你的,要怪就怪这书娇小可人实在是太迷眼了,让韦爱卿深陷其中。”
父皇这一句比拟的话,不知让大臣们联想到了什么,整个大殿失去了寂静般,突然间毫无顾忌地轰然一笑,而韦鼎则是杵在哪里老脸微红。
母后伸手暗中捏了父皇后腰一把,小声嗔怪:“别老不正经了。你可是天子,不嫌丢人啊!”
“是,是。皇后教训得对。”父皇小声地回答。
我把父皇母后的互动看在眼里,心里羡慕得不行。在场的百官有些人靠得比较近,听到父皇母后之间的低语,把头埋得很低,都快贴到古籍上了,微抖的肩膀泄露出他们强忍的笑意。
大皇兄双手捂住嘴,担心忍住笑意的模样被父皇母后看到,闪到一旁躲了起来,为忍笑整个身子都缩成一团,因忍笑身子如受寒般不停地颤抖。
二皇兄为了忍笑,不断地捂手干咳着。三皇兄则不断地低头喃喃自语,自从他从洛州与二皇兄一同回来后,便迷上了佛,每日念经诵佛,估计他没看到父皇这一副爱妻畏妻的模样。
四皇兄一直木着脸,见我看来,翻了个白眼后直接闭上双眼。这一次我没看错,他真的对我翻白眼,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我的五皇弟倒是笑出了一声,却被我二皇姐用力地捂住了嘴巴,现正在一个劲地挣脱“魔掌”之中。
父皇似察觉出气氛有些不对,用力地咳了一声,大声问:“时辰不早了,你们都查到没有。再查不到,耽误了迁都,一个个都要受罚扣俸禄!”
这是父皇登基为帝后说出的第一句狠话,这些大臣顿时被吓到,那个还敢笑。
这期间我注意到公爹王谊一直在埋头查阅古籍。我突然间觉得父皇把他晾很久了,有点同情他,就跑到他身旁和他一起翻看古籍,再也不去管别的大臣。
不过,我不去理会他们,有些大臣却跑过来询问我,他们把我和公爹王谊围成一圈,倒是给王谊造了势,让我欣喜不少,更是卖力地告诉他们如何快速地看完一本古籍,那些可看那些不必看。
直到我有些累了,从包围圈走出来后,没想到二皇兄已经命人给我准备了茶水。我二话不说大口豪饮。
二皇兄哈哈地笑:“阿五,你以为这是酒吗?喝得像个牛似的,你的公主形象去那了?”
本打算谢谢二皇兄的我闻后打算不搭理他。他却撞了撞我,在我耳边低语说:“阿五,刚才大殿里就属你最抢风头,小心宗亲里有人嫉妒你。”
“我才不管,他们要嫉妒就嫉妒吧。为父皇分忧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
二皇兄永远都不会知道,我话里藏着一丝悲凉,一丝为女子的悲凉。我之所以能够这般“指导”大臣们查阅书籍,一来是事态从急,二来我还算年幼,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抵触。比如日蚀那日,若是我成年后说出那番话,大臣们怕不会觉得有多新奇而后敬佩我,有些甚至还会说我作为公主干预朝政。
我之所以觉得悲凉,是因为我永远只能从侧面施展我的才能,永远都不可能正大光明地向世人证明我的才能。若我把我想在朝堂上与大臣们站在一起,为国出力出谋划策的想法说出来,定会被这些大臣的唾沫淹死,被史官泼墨遗臭万年。
在我和二皇兄聊天一会后,杨素从古籍中寻到迁都遇到难事的解决方法,喜乐地大叫:“皇上,臣找到了,找到了。”
“快,快拿给朕看。”父皇把古籍拿到手上查看,我和二皇兄和母后及一些大臣都围了过去,待父皇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说:“说得挺对的,但这本古籍没有书名也不知道是谁撰写的。”
杨素谏言说:“皇上,可给太卜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查阅一番定能知道是何人所写。”
父皇无法,只好准了。
被拖下去的太卜带着几分诚惶诚恐被人带上殿,当他看到古籍时,竟然激动地快要流泪,说话几乎声嘶力竭:“皇上,这是东晋阴阳大师、风水大师郭璞先生早已失传的易学和风水术。是真迹,绝对是真迹!请皇上命人寻来郭璞先生亲笔所写的《葬经》,只要两者对比,就能知道这是否为真迹。若为真迹,郭璞先生作为风水大师的鼻祖,定不会欺骗我等。” ↑返回顶部↑
对方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看的。难怪臣越看越觉得奇怪了。多谢公主指点。”
……
大臣们经过我一番指点后,查阅古籍的速度加快不少,到最后我喉咙都快讲干了。
我对最后一人说:“韦公,这本古籍目录缺失,里面全都是有关看面相的记载,你别看了。”
没想这个叫韦鼎的大臣,像是被我从迷失于书海的世界里拉回来似的,吓了一跳般站起来,然后察觉出自己失态,向我行礼道歉,说:“臣对不起公主。刚才臣沉迷于古籍中,早已忘了身在何处。求公主原谅为臣的无礼,求陛下将罪。”
父皇大袖一挥,和蔼地说:“谁人不知韦爱卿是我大隋鼎鼎有名的面相师。没想到这古籍能让韦爱卿如此痴迷,可见小公主搜寻的古籍价值之高。朕不会怪你的,要怪就怪这书娇小可人实在是太迷眼了,让韦爱卿深陷其中。”
父皇这一句比拟的话,不知让大臣们联想到了什么,整个大殿失去了寂静般,突然间毫无顾忌地轰然一笑,而韦鼎则是杵在哪里老脸微红。
母后伸手暗中捏了父皇后腰一把,小声嗔怪:“别老不正经了。你可是天子,不嫌丢人啊!”
“是,是。皇后教训得对。”父皇小声地回答。
我把父皇母后的互动看在眼里,心里羡慕得不行。在场的百官有些人靠得比较近,听到父皇母后之间的低语,把头埋得很低,都快贴到古籍上了,微抖的肩膀泄露出他们强忍的笑意。
大皇兄双手捂住嘴,担心忍住笑意的模样被父皇母后看到,闪到一旁躲了起来,为忍笑整个身子都缩成一团,因忍笑身子如受寒般不停地颤抖。
二皇兄为了忍笑,不断地捂手干咳着。三皇兄则不断地低头喃喃自语,自从他从洛州与二皇兄一同回来后,便迷上了佛,每日念经诵佛,估计他没看到父皇这一副爱妻畏妻的模样。
四皇兄一直木着脸,见我看来,翻了个白眼后直接闭上双眼。这一次我没看错,他真的对我翻白眼,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我的五皇弟倒是笑出了一声,却被我二皇姐用力地捂住了嘴巴,现正在一个劲地挣脱“魔掌”之中。
父皇似察觉出气氛有些不对,用力地咳了一声,大声问:“时辰不早了,你们都查到没有。再查不到,耽误了迁都,一个个都要受罚扣俸禄!”
这是父皇登基为帝后说出的第一句狠话,这些大臣顿时被吓到,那个还敢笑。
这期间我注意到公爹王谊一直在埋头查阅古籍。我突然间觉得父皇把他晾很久了,有点同情他,就跑到他身旁和他一起翻看古籍,再也不去管别的大臣。
不过,我不去理会他们,有些大臣却跑过来询问我,他们把我和公爹王谊围成一圈,倒是给王谊造了势,让我欣喜不少,更是卖力地告诉他们如何快速地看完一本古籍,那些可看那些不必看。
直到我有些累了,从包围圈走出来后,没想到二皇兄已经命人给我准备了茶水。我二话不说大口豪饮。
二皇兄哈哈地笑:“阿五,你以为这是酒吗?喝得像个牛似的,你的公主形象去那了?”
本打算谢谢二皇兄的我闻后打算不搭理他。他却撞了撞我,在我耳边低语说:“阿五,刚才大殿里就属你最抢风头,小心宗亲里有人嫉妒你。”
“我才不管,他们要嫉妒就嫉妒吧。为父皇分忧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
二皇兄永远都不会知道,我话里藏着一丝悲凉,一丝为女子的悲凉。我之所以能够这般“指导”大臣们查阅书籍,一来是事态从急,二来我还算年幼,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抵触。比如日蚀那日,若是我成年后说出那番话,大臣们怕不会觉得有多新奇而后敬佩我,有些甚至还会说我作为公主干预朝政。
我之所以觉得悲凉,是因为我永远只能从侧面施展我的才能,永远都不可能正大光明地向世人证明我的才能。若我把我想在朝堂上与大臣们站在一起,为国出力出谋划策的想法说出来,定会被这些大臣的唾沫淹死,被史官泼墨遗臭万年。
在我和二皇兄聊天一会后,杨素从古籍中寻到迁都遇到难事的解决方法,喜乐地大叫:“皇上,臣找到了,找到了。”
“快,快拿给朕看。”父皇把古籍拿到手上查看,我和二皇兄和母后及一些大臣都围了过去,待父皇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说:“说得挺对的,但这本古籍没有书名也不知道是谁撰写的。”
杨素谏言说:“皇上,可给太卜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查阅一番定能知道是何人所写。”
父皇无法,只好准了。
被拖下去的太卜带着几分诚惶诚恐被人带上殿,当他看到古籍时,竟然激动地快要流泪,说话几乎声嘶力竭:“皇上,这是东晋阴阳大师、风水大师郭璞先生早已失传的易学和风水术。是真迹,绝对是真迹!请皇上命人寻来郭璞先生亲笔所写的《葬经》,只要两者对比,就能知道这是否为真迹。若为真迹,郭璞先生作为风水大师的鼻祖,定不会欺骗我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