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氏也慢悠悠的说起西堂发生的事:“从安已经在跟你叔父他们几个说四郎明年入仕的事情。”
  谢宝因搁下毫笔在旁边,又把木筹一根根的拾起,放进算子筒,不让半点声音响起:“卫罹的年纪已经不小,确实该认真想想他的入仕。”
  “我在旁边听了几句。”王氏道,“谢娘也知道博陵林氏从开国以来,族中就很少再出过军中建功的子弟,当年二郎也是从著作局入仕的,现在他擢升著作郎,刚好空出著作佐郎,你叔父的意思让四郎也跟二郎一样以此职入仕,但是他好像不太愿意。”
  太.祖没有北渡之前,博陵林氏的子弟在军中都是有能力的将帅,只是后来来到建邺,世代子弟都是文武皆全的渭城谢氏自然就接过了兵权。
  不过现在,随着世族轴心人物谢太公那辈人的凋零,又没有像王孝公那样的人才出世,兵权其实早就已经丧失,只剩一副空壳留在军中。
  谢宝因想起那篇策论:“卫罹想要去哪里。”
  “河源郡。”王氏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语气里是不满,“听说是想要去做什么司马幕僚,要去领兵打仗,你说他长兄当年是身为长子与家主去的,身上肩负的是博陵林氏,现在林氏已经开始慢慢好起来,他不好好留在建邺和长兄、二兄一起,竟然还要去会死人的地方,林氏子弟本就单薄。”
  现在西北好像是有外患,林卫罹也还是因为踏春宴的事情生出从军的决心。
  谢宝因暗叹一声:“他长兄是怎么说的?”
  王氏摇头:“从安一句话都没说。”
  说到这里的时候,侍女端来热汤,她们也至此止住话头。
  饮完汤,王氏主动说起了林勤带回来的妇人,她虽然很想要子嗣,但是脑袋还清醒,跟林勤说可以留下她们母子,做侧室也可以,不过她原来看中的那个侍女也已经说好,必须要留下来为妾,而且过继之事她不能做主,毕竟要入家谱,就算是她同意,林氏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林勤听完她的话,同意点头。
  黄昏时分刚到,王氏家中的奴仆就找来这里:“夫人,阿郎要归家去了。”
  王氏连忙起身离开。
  快夜半时分的时候,只听见建邺城各家的爆竹声都开始响起,宫城最盛,击鼓驱疫的傩仪队伍也正在穿行建邺各坊市。
  虽然是大雪,但是也十分欢乐。
  林却意跽坐在室内,已经变得心烦虑乱,视线不断的看向居室外面,但是又谨守礼数,挺直的身体丝毫不动。
  谢宝因抬眼瞧去,会心一笑:“再不去,四郎、五郎就要先走了。”
  得到长嫂的准允,两位跽坐的娘子先后从席上站起,再行肃拜礼后,走出居室,在庭院里又停下再行礼。
  谢宝因卷起竹简,听见睡在卧榻上面的孩子在哭,有些不知所措的喊来乳媪:“前面不是刚哺乳完。”
  乳媪过去抱起孩子:“娘子应该是被外面的声音给吵醒的。”
  但是怎么都哄不好。
  听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声,谢宝因把竹简摞好,扶着几案起身后,缓了缓被坐麻的双腿,然后亲自去哄,片刻就被哄好,只是离开她怀中又要哭,小手紧攥着她衣襟不放手。
  乳媪解释:“娘子应该是认人。”
  没有办法的谢宝因虽然无奈,但也是开心的,于是只好继续抱在怀中。
  在外面微弱的灯盏下,依旧还可以看见鹅雪洋洋洒洒的落下来,堆在地上。
  幽深的夜色中,有人手执罗伞走来。
  居室外面的侍女纷纷行礼,乳媪听到声音,下意识看过去,发现一个男子脱下大氅,走了进来。
  她连忙从席上爬起来:“家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