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子死了,太子的位置就落到了嬴柱的头上,可之前嬴柱并不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可以说就养成了个废物性格,而此时嬴柱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昭襄王操了不少心,可就是没掰回来。
  好吧,眼看着儿子年纪太大掰不回来完全不需要有什么指望了,昭襄王这时候可不想把一个还算不错的孙子给废掉。
  于是很快的,大家都发现子楚走进了昭襄王的视线,昭襄王处理事情的时候时不时就把子楚带在身边学习。
  而等一段时间过去,昭襄王终于正式让子楚参与议事,并且询问了他的意见。
  昭襄王询问子楚的第一件事情是民生方面的。
  秦国的地理位置其实不算好,尤其是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的时候,而蜀中地区更是如此,这地方经常闹灾,而且要不就是没水闹旱灾,要不就是水太多变洪涝,简直糟心的不行。
  此时昭襄王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这地方到底治不治,如果要治又该怎么治。
  昭襄王递给子楚一份竹简:“这是呈上来的治理计划,你先看看,再告诉我你的决定。”
  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计划,这个计划当中不仅仅包括治理蜀地岷江的水患,同时还包括了连带着的一系列的水利工程。
  计划宏大,计划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是一样。
  可子楚也看出来了,一旦这个计划实行,蜀中将再也不用担心水旱之灾,甚至将得到一片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的广袤土地。
  农业一直是秦国头疼的事情,秦国的地理位置不好,适合粮食生长的肥沃土地不多,这个计划完全可以说是秦国最需要的。
  因此,子楚当即说道:“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一旦做成了,我们将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这对于百姓们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昭襄王点点头又问道:“可你看见了这其中的巨大消耗了吗?”
  子楚皱眉:“就算是这样,我也同样支持,消耗只是一时的,可这对于秦国的好处却是千秋万代的。”
  “说的很好,”昭襄王没有说子楚的决定好不好,只是又问了个问题:“修建水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是这么大的计划,如果修建,那么势必影响之后我们攻打魏国的计划。”
  说白了,这时候治理蜀中,那么他们就将错失攻打魏国的最好机会,而若是多等几年,魏国恢复了元气,他们打起来恐怕就像是之前打赵国一样了。
  听到这个问题,子楚沉默了,秦国历代国君都在致力于扩张,治理蜀中确实重要,可打下了魏国,他们同样能获得土地和人口。
  “子楚愚钝,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昭襄王点点头,又看向旁边的苏云霜,询问苏云霜的意见。
  对此,苏云霜的说法就直接多了:“当然要治理,魏国是次要的,若是蜀中大治,我们将比现在强大富足几倍,而魏国呢?就算魏国再怎么恢复又能恢复多少?更不要说,就算我们要攻打魏国,那也不是举国之力的灭国之战,没必要为一个已经难成气候的魏国耽误了我们自己的发展。”
  昭襄王认同了苏云霜的说法,然后对子楚说道:“你能在面对巨大消耗的时候果断下定决心治理蜀中这是很好的,可上位者不仅仅要能做事果断,更需要权衡利弊,子楚,你对政事是极其敏锐的,可对军事就不太懂了。”
  如果子楚懂军事,他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秦国打魏国,为的是占城池,扩大土地兼并人口,而不是灭国。
  既然如此,这场战争定然是见好就收,没必要把魏国逼到绝境,到时候万一魏国孤注一掷要像赵国那样举国之力和秦国拼命,那秦国多不划算啊。
  想到这里,昭襄王看看子楚再看看苏云霜,他深刻的觉得,这两人要是能合二为一就好了。
  于是昭襄王对子楚说道:“武安君如今告老在家,你可以多去向他请教。”
  昭襄王没提苏云霜,一方面是为了给子楚机会去结交白起,另一方面,其实他也不想苏云霜太过强势。
  要知道,时逢乱世当然是靠着拳头说话,这种事还是要子楚自己强势点才好。
  苏云霜倒是不在意,反正她从来也没打算代替子楚的位置啊,这方面她真的没野心的_(:3ゝ∠)_
  这边昭襄王给子楚上完课,那边就有人来报,说是韩国有使者前来,目前刚到驿馆,如今遣人前来,希望能见昭襄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