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去江南找12个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台阶下的韩爌眯着眼睛,看到这一幕,心里却咯噔了一下,背上起了一阵寒意。
  这时,朱由简已经转向韩爌,冷冷道:
  “韩阁老,你作为内阁首辅,同僚犯错,也有失察之责。你立刻去拟旨,革去钱龙锡内阁辅臣之职,另外你自己也要停俸半年,以作惩戒。”
  韩爌身体抖了一下,随即恭敬道:“臣遵命。”
  剩下的在场官员,都心中打鼓。
  他们没想到这个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居然如此厉害。
  杀伐决断。
  须臾功夫,就把两个高官拿下。
  又对内阁首辅训斥。
  关键是还把他们的罪行剖析的清清楚楚,所有人当场认罪认错。
  反对的人,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可问题是,这转折幅度也未免太大了。
  你既然知道袁崇焕是草包蠢材,天启年间两次大功也是假的。
  为什么还要听从推荐,提升他做督师,召他回京?
  君无戏言。
  如此戏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外界舆论会怎么说?
  有的人联想到崇祯除掉魏忠贤的手段。
  心中更是对这个少年皇帝增添了不少畏惧。
  场上陷入一片静寂之中。
  终于,次辅刘鸿训上前,奏道:
  “陛下,袁崇焕、钱龙锡之事还当从长计议,论罪该死。只是若当真处死袁崇焕,舆论只怕会有些不好,。”
  李标也附和道:“袁崇焕这厮颇能惑人,就是微臣在内的朝廷官员,都曾以为他功绩不小。民间对他守宁远更有不少吹嘘。若是贸然杀他,陛下名声会受损。”
  朱由简听他们这么一说,眉头又拧紧。
  他倒不是真觉得应该放过袁崇焕。
  而是这两人提到舆论,那确实相当重要。
  晚明民间舆论发达。
  舆论往往能直接影响朝政。
  在舆论的掣肘下,许多事情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根本没有办法做。
  明代可不是像清朝一样,什么事情都是皇帝自己说了算。
  如果不重视舆论的作用,那事情终究会弄到不可收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