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读《资治通鉴》的周皇后(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仁锡是苏州有名的大学者。
  万历二十五年时,才十九岁就中举人。
  学问渊博,诸子百家,经史文艺水利兵法,各类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
  不过后来却连年科举失意,直到天启二年才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
  不过也许正因为此,周家才有机会请陈先生来做教师。
  那时候陈仁锡一见到她,对她容貌大感惊奇。
  对她父亲说,此女必定会成为天下贵人。
  决定教授她《资治通鉴》一书。
  这是相当奇特的行为。
  毕竟教女童,除了四书之外,也无非是读读《列女传》,《内训》,《女诫》之类,
  《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即便是那些只醉心于功名利禄,只为科举而读书的男子,都未必会去读。
  陈仁锡却执意要教她《通鉴》,可以说有些骇俗。
  不过她因此也得益良多,对历史之是非,政事之得失,有着超出一般女子的见识。
  想到这里,周皇后苦笑起来。
  陈先生的一番好心,现在看来也并没有什么用。
  自己现在虽然当了皇后,但并不能影响政事,否则就会触犯后宫干政的禁忌。
  本来她和皇帝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夫妻,正是格外亲密的时候。
  相处起来,也没那么多规矩忌讳。
  皇后本应该住坤宁宫,不过入宫这段时间,她和皇帝一直同住在乾清宫。
  和百姓夫妻一样,同居共处。
  可就在五天前,皇帝凶了她一顿。
  那时候皇帝在这里翻阅奏折,她坐在身边,歪着头帮他一起看。
  皇帝和她在信王府就亲密惯了,对此也并不在意。
  还时不时询问她的意见。
  这时她恰好看见一份山西道御史黄宗昌的奏疏,推荐陈仁锡等五人,说是学贯天人、读尽群书,应该选入内阁。
  她看见自己老师陈仁锡的名字赫然在列,一时兴奋。
  就推了推崇祯,用手指着陈仁锡的名字道:
  “此是吾家探花。”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什么你家探花?”崇祯皱眉,有些不解地问道。
  “信王不记得了?我和你说过,有个从小教我读书的先生陈仁锡,学问渊博,是个大才。就是他啊”周皇后眉飞色舞,她一兴奋,一激动,就会把崇祯叫成信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