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王之臣的郁闷(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海关。
  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在绵延万里的长城最东端。
  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登临于城楼之上,极目四眺,天工人力共同铸就的雄壮景色,冲撞而来,让人心神震撼。
  蓟辽督师王之臣,此时便在城楼之上视察。
  他走几步就停下来,向外望去。
  似乎想以雄浑苍茫的景色来冲淡心中的郁闷。
  但效果却不怎么样,甚至反而扩大了他的心中的悲凉之感。
  两个多月前他接到朝廷调令,从宁远回到山海关,等候袁崇焕来交接督师事务。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等于已经被革职。
  只要袁崇焕一到,他就得灰溜溜回京。
  下一步等着他的,回籍听勘便算得上从宽发落了。
  说不定还要被扣上个阉党余孽的脏帽子,被列入逆案名单,一辈子都无法抬头见人。
  王之臣的老家是陕西潼关卫,这是一个军事卫所。
  卫中的居民其实多是明初驻扎此地的卫所士兵演变而来。
  王之臣的家族自然也不例外。
  他能一路升迁到兵部尚书督师经略这个级别,已经可算得上潼关卫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了。
  本来是注定要进入乡贤传中的。
  同乡里,能勉强和他相比的,大概也只有盛讷、盛以弘这对父子。(这对父子也是奇葩,本来应该是世袭潼关卫指挥使武职,却偏偏考中进士,当了文官)
  王之臣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还是生员时,当时的潼关卫指挥使李文焕见他的情形。
  李文焕和他交谈几句,听了他对边防军事的见解,大为惊奇,觉得他绝非普通儒生可比,以国士期许。
  他也为此大受激励,力求不辜负李文焕对他的期望。
  后来也确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大明抗击夷虏的第一线高官的位置。
  谁知阴差阳错,现在他却要背上阉党的黑锅。
  一想到这事情,他心中就愤懑无比。
  这实在是冤!
  他算什么阉党?
  最开始奏疏里把他放在辽东经略候选人的位置,还是东林系的孙承宗。
  他是凭自己的才干功绩,实实在在的作为,才成为蓟辽督师。
  天启六年、七年他也确实在一些奏疏里拍了魏忠贤的几句马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