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流言四起(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直至钟声止息,他的指尖也跟着停滞在了微凉的书脊之上。
  钟鸣九声……
  桑落久神色轻轻一动。
  这钟声,代表大事来临,风陵封山。
  ……出了何事?
  ……
  封如故行至半途,已至昏迷。
  将封如故带回玉髓潭、除去他周身衣物、看到他身上七朵红莲皆绽,常伯宁已无暇震惊与责怪,立时将一股清气注入他的经脉之中,助其疏瀹心脉,澡雪精神,焕发元炁。
  即使早有准备,在封如故体内运行过一个小周天的灵力后,常伯宁手抖难言,泪盈于睫。
  十年了。
  封如故周身经脉早被魔气腐蚀至残破不堪。
  金玉之躯内,尽是败絮。
  常伯宁颤抖难言时,他膝上的封如故动了。
  “师兄……”他哑着嗓子,轻声问,“你又在哭了吗。”
  常伯宁伸手盖住了封如故的眼睛,笑说:“没有,如故看错了。”
  随着他一低头的动作,一滴泪水砸在他的手背之上,溅起细细的水花,落在封如故眼睛边缘,烫得他一眨眼。
  封如故的长睫像是某种小动物,在常伯宁掌中一下下扫动:“……是玉髓潭顶的钟乳石在落水吧。”
  常伯宁万分艰难地含笑应了一声:“……是。”
  七花印失效,封如故苦心维持的体内平衡便被彻底打破,不得不踏上化魔之途。
  而化魔之途,九死一生。
  玉髓潭的精纯之气,能助其体内邪气平定。听说以往,在风陵山中,也曾有一人入魔,就是借玉髓潭千年灵气,才成功倒逆血脉,转化为魔。
  但一者,那人本身便有纯魔血脉。
  二者,那人化魔之时,身体康健,经脉通畅。
  这两样皆与封如故无关。
  说实话,以他如今这样的残躯强行入魔,就算险死还生,转化成功,或许也活不很久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七花印的主要材料清心石既为剧毒,又是克魔之物,在他血脉中流淌多年,余威犹存,只凭这一线,尚可吊住他暂免魔化,争取到些许时间。
  为今之计,如故若求不死,唯有采魂补魂一途可用。
  采魂,是以生魂补益自身残损,被采魂者,轻则陷入痴狂,重则殒命。
  简而言之,想救封如故之命,需得以命换命,补其伤魂,续其经脉,之后,才能再行那险之又险的化魔之事。
  常伯宁犹豫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