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小草,被日光晒得发干,坐下去,草香和热气,噗嗤一下往上冒,很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
  “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以前发生的故事。”
  我们这些人的氛围,像极了这首歌的氛围。
  林老爷子喷着烟圈,拉开了曾经的佛‘门’往事。
  大概在一百年前,西藏各大土司,连年争权夺利,打来打去,‘弄’得民不聊生。
  藏民的经济条件,本来也差。
  一打仗,那就更差了。
  就日则有天通海的保护,但天通海本来是天通海土司的家兵,所以,即使他们扛着守护的责任,但也难捱到处都有人‘骚’扰。
  所以,天通海定下了一个原则,我们天通海土司,不扩张地盘,也不会主动去开火。
  但是……如果谁侵犯了日则,那天通海的土司,就要带人给于坚决的还击。
  日则的藏民,深受这个“公约”的福泽,只要安心呆在城里,那就没有‘性’命之忧。
  不过藏民是靠种地为生的,不出日则,田也渐渐的慌了。
  很多人吃不饱。
  渐渐的,开始饿死人了。
  很多人就打算迁移出日则,想去别的地方谋一口饱饭吃。
  那时候,所有人要迁移出日则,就要途经“那木寺”。
  那木寺‘门’口,也有不少的人饿死。
  当时那木寺的主持枯荣禅师,哀悼光景不好,民不聊生,所以,带着那木寺的僧人,坐在寺‘门’口,为过路的穷苦人们祈福念经。
  枯荣禅师曾经说都说佛经无用,对于物质上,的确,佛经提供不了一点点帮助,但是……佛经能够让人坚强,让人充满希望,净化人的心灵。
  那木寺除去念经,也偶尔会给过往的人发一些稀粥,赈济一下实在饿的受不了的灾民。
  不过,那木寺的粮食,本身也不够。
  世道紊‘乱’,佛‘门’是靠香主施舍的地方,也不会有太多余的粮食。
  在寺庙粮食快要见底的时候,枯荣禅师跟弟子们辞行,他带着二十来个弟子,要去一趟拉萨。
  拉萨那边,有个叫‘波’西的土司,很尊敬枯荣禅师。
  枯荣禅师想委屈着去劝一劝‘波’西,从‘波’西哪里拉一‘波’粮食过来。
  他走了三四天,寺庙里面,已经没有了粮食。
  但那木寺剩下的十几个喇嘛僧人们,依然坐在那木寺的‘门’口,为过路人念经。
  他们再饿,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风马轮、转经筒,嘴里念着大藏经,告诫过路的人,千万不要忘记了慈悲心。
  又过了两三天,那木寺念经的僧人,真心已经饿得张不开嘴了。
  这时候,来了一位藏族的藏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