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请客(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明月并没有想过去投靠这位宰相,前世她死前,这人就因为家中子弟太过嚣张而被罢免了,继而登位的是一个和康九廷同资历的老官员王相和。
  这所有人的事都印证了爸爸曾经告诉过她的,古代社会中除了那种开国之君,他们靠着手中的军权能够独裁一生,之后便很少出现独裁之君,准确的说那时的政治是一种士人共治的政治。
  清朝是个例外,它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私人政治,看起来是君王独裁,其实却是一种八旗共治。
  他们这里的情况,就是爸爸所说的那种士人共治。
  只要秦府愿意帮忙,顾明月完全不用担心被召到皇宫里做什么绣娘。
  有了丈夫和女儿的连番劝慰,顾氏也不那么害怕了,却是回房打点起女儿去秦府赴宴时要穿的衣服来。
  顾明月好笑道:“娘,下月初五,还有好几天呢。”
  顾氏在房里回道:“今儿都二十八了,也没几天了。下午我不去碾麦子了,你跟我去镇里买些首饰”,她说着话又出来,道:“你到人家府里好好表现,争取让那老夫人喜欢你。”
  顾明月连连点头。
  顾攀笑道:“不看重咱丫头,人也不会特特送请帖来了。若娘,照我说,咱俩下午还去碾麦子,快点把地里的活儿收拾好,初二咱们一家就都进京城去。炼小子给咱们挑的那所院子挺不错的,你们也都过去看看。”
  院子是一个月前顾攀进城去,和顾炼一起跟着房主办了文书的,顾明月并没有跟去,所以现在也不知道那个院子什么样子的,只是听父亲说院子里有一大丛蔷薇花。
  顾氏沉默片刻,点头道:“这样也好,帝京里置办的首饰头面才像样子。”
  商议妥当,顾氏心头的巨石才算放下。
  顾熠听说一家人都要住进在帝京的房子里,沉默的小脸上也露出几分欢喜来。
  心里早又下了狠心,明年春天的时候他一定要去参加童生试,以后做成大官,让谁也不能欺负姐姐。
  朝堂上这段时间却有点风起云涌之势,相位悬空,二位副相康九廷王相和为了宰相之位,掀起一波波争斗。
  为了这个位置,两派官员一日内就相继落马七八人。
  各方御史一到早朝时,就掐地跟乌眼鸡似的。
  你说王副相的某某门生抢夺人妻宠妾灭妻内帷不修,他说康副相的门客仗势欺人霸占良田千倾。
  总之,各种肮脏之事都被掀了出来,你方弹罢我方辩,吵得皇帝直想弃龙椅而去。
  看到打从升任谏议之后便很安静的穆蕴,皇帝心中有些不满意了。
  开始还以为是个有眼色会办事的官,没想到却也是一个无能之辈。
  虽是这么想,皇帝还是在争吵歇下时开口道:“穆爱卿,可有本奏?”
  穆蕴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近日川蜀之地和北方旱情严重地区都有灾民背井离乡,帝京周围的灾民一日甚过一日,有司怠惰处理,只下命令不许灾民进京了事。若非有富商方一清一直派人施粥,恐早已有民乱产生。臣以为,有司该罚,方家该赏。”
  终于听到一件新鲜事,皇帝一拍桌子道:“户部工部,五城兵马司,你们都没看到灾民之事吗?限你们明日之前各上一份详细的劄子,该处理的官吏也呈给朕看。”
  穆重和工部尚书胡营,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都出列跪下领罪。
  皇帝挥挥手便让他们回列,继而对臣下道:“这方一清作为一届商贾,尚有爱民之心,众卿以为该当何赏赐?”
  赏钱的,赏地的,赏表扬牌子的,各人说法不一。
  有位大人道:“此事是穆谏议提出的,不知穆谏议有何看法?”
  皇帝这才想起,问道:“穆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