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家长(6 / 7)
“好”,顾明月笑道,“恭喜你了,芙兰姐,我先走啦。”
“走吧”,林芙兰摆摆手,脸上的笑意一直到现在都没散,他明月和小雨都很好,她以后就要成为她们的嫂子,也要对她们好的。
顾明月说了声再见,便提着食盒朝村口走去,路上遇到好几个扛着锄头回家的伯叔,她几乎一路招呼着到了大伯家。
老太太正坐在太阳下缝鞋子,看到她推门进来,就笑道:“翩翩来啦,你爹娘就是惯得你,还跑到海外面去。”
有心多说两句,想到这个孙女不是在她跟前长大的,老太太就换了话:“给你焕大哥他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我娘炒了几个菜,还有就是我带来的鱼虾”,顾明月把食盒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取出里面的汤饭,道:“奶奶,这是我给您做的饭团,还有一碗蛋花汤。”
“那正好不用我做了”,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更多几分,迈着步子到屋里拿出一包白糖球,“你二姑前天过来看我带的,这白糖球还是你二姑父熬制的,说是想弄两个挑担沿街叫卖,你尝尝咋样。”
白糖球有鸡蛋那么大,雪白雪白,咬一口酥酥的,顾明月点头道:“不错。”
二姑父家里有四个儿子,所以即使有二十几亩地,他家的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二姑父比她爹还大七八岁,如今却还要再去做沿街叫卖的小贩,顾明月暗自叹气,然而因为奶奶住在大伯家,她跟三个姑家的人也不怎么亲近,感叹一句也就罢了。
顾老太太吃了口孙女送来的饭团,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变化,这东西吃着倒是不错,如果二闺女家的货担上多出这么一个零食,也能多赚两个,不过这到底是孙女的手艺,她想帮闺女一把却也不能抢孙女的东西。
“翩翩,你这个饭团是怎么做的”,想到三外孙今年就要娶妻,老太太还是问了出来,“等明儿能不能教教你二姑,让她家也多个来钱的渠道?”
“恐怕不行”,顾明月把最后一小块糖放到嘴里,拿出手帕擦擦手指,“奶奶,这个饭团好吃,靠的就是外面这一层酱汁,但是酱汁的配方已经被人买走了,我不能再教给旁人。”
老太太闻言,点点头,即使不怎么介意,脸上还是有些下不来,“你爹和他这几个兄弟姐妹,只你二姑和三叔家里难些,奶奶便容易操他们的心,翩翩你别在意奶奶刚才的话。”
顾明月摇摇头,“我没在意,二姑父这个白糖球做的挺不错,应该能行。”
“你大伯和你爹也都说行”,老太太笑道,“你焕大哥说了,你四表哥愿来他这里做木工就来,一个月先按三两银子给他开,你二姑高兴得很,直说就让你四表哥过来,哎,你们这些小一辈的,比起你爹这一辈来可出息多了。”
二姑家的四表哥名叫苏文,顾明月听她爹说,四表哥小的时候很聪明,还有个化缘化到二姑家门口的和尚说四表哥是文曲星下凡,有做状元的命,自那后,四表哥的名字就改成了苏文。
然而等四表哥再大两岁,二姑父把他送到学堂,他却是没三天就哭喊着不读书了,二姑父一直记着和尚的话,当时就把坚持不去学堂的四表哥好一顿抽,之后这种不读书就挨抽的事又在四表哥身上发生过好几次,二姑父或许也看出来他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也就不再逼着他读书。
过年时顾明月在大伯家见到四表哥,两人还说了几句话,倒是听他说想去当兵,焕大哥这里,他恐怕不会来。
不过这些顾明月也没必要和奶奶说。
和奶奶说着话,待她吃完,顾明月便收起碗盘要回家去。
老太太把那一包白糖球都给放到了食盒中,“熠儿这些天也没来,这几个你带回去给他吃。”
“谢谢奶奶”,顾明月道,“那我走了,您晒会太阳就回屋休息,别一直做鞋,累眼睛。”
顾老太太点着头,把顾明月送到门口,这时远远正有一辆驴车朝这边而来,上面坐着三四个人,远远地就有道热情的声音传来:“亲家老太太…”
“哎呦,这不是临子他娘”,顾老太太忙两步走上前去,“临子啊,你们怎么都过来了?梨梨那丫头吭也不吭一声就跑家来,我和她娘可把她好一通说,正说下午就让她哥把她送回去呢。”
耿临他娘是一个爽朗且很会说话的女人,从驴车上下来,快走几步扶住老太太,笑道:“您说哪里话,我们儿子惹你家姑娘不高兴,还不兴人家生气了,我是吃午饭时才知道梨梨回娘家了,这一问我也不高兴了,你说哪有因为自家妹子和媳妇生分的道理?这不,我把闺女也带来了,让她好好给她嫂子陪个不是。”
正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家吃饭,耿母这一番说得又脆又亮又爽快,不少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说话间就有几家好事的妇人端着饭碗走出来招呼:“梨梨她婆家来人了,我说怎么不年不节地这梨梨就家来了,原来是小两口闹矛盾呢。”
顾老太太暗叫不好,恐怕孙女儿真把耿家的人给惹恼了,这临子她娘说是带着闺女来道歉,倒更像过来发他们娘家人,有心维护孙女,老太太就笑道:“孩子小不懂事,哪次回娘家来我和她娘不教育她?在婆家不能当娘家,啥事都得谦让着,没料想她还是总欺负临子老实。”
耿母闻言立即笑了,“老太太说的是,我家临子就是太老实,不会说个好听话,我在家也把他说了不少。”
见耿临他娘态度软化下来,老太太也不追着赶着,转身对还站在门口的顾明月道:“翩翩,锁就在门后,你把门锁上,我先陪着亲家太太去叫你梨梨姐。” ↑返回顶部↑
“走吧”,林芙兰摆摆手,脸上的笑意一直到现在都没散,他明月和小雨都很好,她以后就要成为她们的嫂子,也要对她们好的。
顾明月说了声再见,便提着食盒朝村口走去,路上遇到好几个扛着锄头回家的伯叔,她几乎一路招呼着到了大伯家。
老太太正坐在太阳下缝鞋子,看到她推门进来,就笑道:“翩翩来啦,你爹娘就是惯得你,还跑到海外面去。”
有心多说两句,想到这个孙女不是在她跟前长大的,老太太就换了话:“给你焕大哥他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我娘炒了几个菜,还有就是我带来的鱼虾”,顾明月把食盒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取出里面的汤饭,道:“奶奶,这是我给您做的饭团,还有一碗蛋花汤。”
“那正好不用我做了”,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更多几分,迈着步子到屋里拿出一包白糖球,“你二姑前天过来看我带的,这白糖球还是你二姑父熬制的,说是想弄两个挑担沿街叫卖,你尝尝咋样。”
白糖球有鸡蛋那么大,雪白雪白,咬一口酥酥的,顾明月点头道:“不错。”
二姑父家里有四个儿子,所以即使有二十几亩地,他家的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二姑父比她爹还大七八岁,如今却还要再去做沿街叫卖的小贩,顾明月暗自叹气,然而因为奶奶住在大伯家,她跟三个姑家的人也不怎么亲近,感叹一句也就罢了。
顾老太太吃了口孙女送来的饭团,脸上的表情就有些变化,这东西吃着倒是不错,如果二闺女家的货担上多出这么一个零食,也能多赚两个,不过这到底是孙女的手艺,她想帮闺女一把却也不能抢孙女的东西。
“翩翩,你这个饭团是怎么做的”,想到三外孙今年就要娶妻,老太太还是问了出来,“等明儿能不能教教你二姑,让她家也多个来钱的渠道?”
“恐怕不行”,顾明月把最后一小块糖放到嘴里,拿出手帕擦擦手指,“奶奶,这个饭团好吃,靠的就是外面这一层酱汁,但是酱汁的配方已经被人买走了,我不能再教给旁人。”
老太太闻言,点点头,即使不怎么介意,脸上还是有些下不来,“你爹和他这几个兄弟姐妹,只你二姑和三叔家里难些,奶奶便容易操他们的心,翩翩你别在意奶奶刚才的话。”
顾明月摇摇头,“我没在意,二姑父这个白糖球做的挺不错,应该能行。”
“你大伯和你爹也都说行”,老太太笑道,“你焕大哥说了,你四表哥愿来他这里做木工就来,一个月先按三两银子给他开,你二姑高兴得很,直说就让你四表哥过来,哎,你们这些小一辈的,比起你爹这一辈来可出息多了。”
二姑家的四表哥名叫苏文,顾明月听她爹说,四表哥小的时候很聪明,还有个化缘化到二姑家门口的和尚说四表哥是文曲星下凡,有做状元的命,自那后,四表哥的名字就改成了苏文。
然而等四表哥再大两岁,二姑父把他送到学堂,他却是没三天就哭喊着不读书了,二姑父一直记着和尚的话,当时就把坚持不去学堂的四表哥好一顿抽,之后这种不读书就挨抽的事又在四表哥身上发生过好几次,二姑父或许也看出来他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也就不再逼着他读书。
过年时顾明月在大伯家见到四表哥,两人还说了几句话,倒是听他说想去当兵,焕大哥这里,他恐怕不会来。
不过这些顾明月也没必要和奶奶说。
和奶奶说着话,待她吃完,顾明月便收起碗盘要回家去。
老太太把那一包白糖球都给放到了食盒中,“熠儿这些天也没来,这几个你带回去给他吃。”
“谢谢奶奶”,顾明月道,“那我走了,您晒会太阳就回屋休息,别一直做鞋,累眼睛。”
顾老太太点着头,把顾明月送到门口,这时远远正有一辆驴车朝这边而来,上面坐着三四个人,远远地就有道热情的声音传来:“亲家老太太…”
“哎呦,这不是临子他娘”,顾老太太忙两步走上前去,“临子啊,你们怎么都过来了?梨梨那丫头吭也不吭一声就跑家来,我和她娘可把她好一通说,正说下午就让她哥把她送回去呢。”
耿临他娘是一个爽朗且很会说话的女人,从驴车上下来,快走几步扶住老太太,笑道:“您说哪里话,我们儿子惹你家姑娘不高兴,还不兴人家生气了,我是吃午饭时才知道梨梨回娘家了,这一问我也不高兴了,你说哪有因为自家妹子和媳妇生分的道理?这不,我把闺女也带来了,让她好好给她嫂子陪个不是。”
正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家吃饭,耿母这一番说得又脆又亮又爽快,不少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说话间就有几家好事的妇人端着饭碗走出来招呼:“梨梨她婆家来人了,我说怎么不年不节地这梨梨就家来了,原来是小两口闹矛盾呢。”
顾老太太暗叫不好,恐怕孙女儿真把耿家的人给惹恼了,这临子她娘说是带着闺女来道歉,倒更像过来发他们娘家人,有心维护孙女,老太太就笑道:“孩子小不懂事,哪次回娘家来我和她娘不教育她?在婆家不能当娘家,啥事都得谦让着,没料想她还是总欺负临子老实。”
耿母闻言立即笑了,“老太太说的是,我家临子就是太老实,不会说个好听话,我在家也把他说了不少。”
见耿临他娘态度软化下来,老太太也不追着赶着,转身对还站在门口的顾明月道:“翩翩,锁就在门后,你把门锁上,我先陪着亲家太太去叫你梨梨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