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不成(2 / 7)
“不必”,顾明月摇头,“我都是这般来往帝京,天黑前就能到家,何必再麻烦方公子来回跑,你们请回,我这便上船了。”
方一清点点头,表示船开了我们就回去。
“哎,多好的姑娘啊”,看着开走的小船,方一清摇头感叹,瞥了儿子一眼:“奈何你娶不起。”
方云希摸摸鼻子,丝毫不觉得尴尬,现在他已经不想娶顾姑娘了好吗?这样的娘子娶到家,那得多强大的心理才能不自卑!
船行到江心,顾明月吹着熏人的春风摇摇欲睡,欧阳端不着痕迹地挡着旁边的人,偶尔把她往自己这边拉拉…
船舱里的人不算太多,此时有干坐着发呆的,有两人凑在一起说话的,还有三两互相不认识的人聊成一堆的。
船摇摇,风飘飘,正在这静谧中,轰隆一声响彻江面,所有沉浸在自己事情中的人都被惊住,下一刻纷纷挤到船舱口,大声问道:“船家,发生了什么事?”
“是打雷了吗?”还有人在问,“劈到人了吗?”
顾明月也被惊醒,她透过舷窗往外看,同时问道:“阿端,发生什么事了?”
“不清楚”,欧阳端站起身,更加清晰地看到江面,离他们这条船不远,有一条乌篷船被炸得粉碎,碎肢断臂浮在水面,一眼便知那条船上无一人生还,他忙抬手盖住她的眼睛,“你别看,有条船炸了。”
“哎呦,人都给炸碎了”,船头有人惊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那条船上有私带的火药包?”
“火药包是禁止买卖的,一般人不可能有,那船上的人定也不简单,和朝廷有亲戚?”
“什么人啊在江心点炸药包,得亏被炸到咱们。”
“这儿离岸那么远,还是快点通知巡城校尉吧。”
经过这里的小船停下来十几只,更有热心的渔船飞速地朝帝京方向划去。
顾明月坐的这条船正是刘旦的,刘旦是那种遇事不爱往前凑的类型,尽管有不少客人都想留下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他还是一意孤行地驾船离开。
欧阳端一直不让顾明月看外面,直到船渐渐行远,才不再管着她。
回首来处,顾明月莫名觉得那条炸掉的小船和她有关。
夜晚,刑部却还灯火通明,刑部尚书赵大人捏着从那炸船处捞到的一块甲片,看向坐在下首的六位侍郎,沉吟道:“这碎片上的安乐二字,列位怎么看?”
怎么看?一个凭着武举入仕,之后靠着给上峰送礼做到侍郎的高大汉子率先道:“会不会是安乐侯想谋反?”
他旁边的中年男人忍不住扑哧笑了一声,整整官服问那汉子:“马大人,这如何说?”
众人也都好整以暇,显然都觉得马大人的推测比玩笑还玩笑。
“安乐”,马大人却头头是道地分析起来,“就是代表安乐侯,他们的船又是被炸碎的,这证明那上面有火药啊,好好的安乐侯弄火药干什么,岂不是运送炸药以备谋反?”
大庸的炸药制作技术很低级,一般都是让士兵冒着箭雨爬到敌方城门下,塞进药包,然后点燃才能发生威力。
这也意味着过去放炸药的人不可能活下去。
因此许多文人都反对这种攻城方法,认为有伤天和,而武将们也觉得这种方法不实用,不到没办法,绝不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攻城。
炸药既不能广泛用于军事,又有一定的威力,朝廷是严令禁止买卖的,能弄到炸药,那身份一定不简单:安乐或许真地代表了安乐侯。
“马大人,我有一个疑问”,刑部尚书认真道,“你觉得安乐侯府的人为什么要拿着炸药到江心点燃?”
马大人想都没想就道:“一不小心点燃了呗,要不然他们在江心点燃干吗?炸鱼还是炸他们自己?” ↑返回顶部↑
方一清点点头,表示船开了我们就回去。
“哎,多好的姑娘啊”,看着开走的小船,方一清摇头感叹,瞥了儿子一眼:“奈何你娶不起。”
方云希摸摸鼻子,丝毫不觉得尴尬,现在他已经不想娶顾姑娘了好吗?这样的娘子娶到家,那得多强大的心理才能不自卑!
船行到江心,顾明月吹着熏人的春风摇摇欲睡,欧阳端不着痕迹地挡着旁边的人,偶尔把她往自己这边拉拉…
船舱里的人不算太多,此时有干坐着发呆的,有两人凑在一起说话的,还有三两互相不认识的人聊成一堆的。
船摇摇,风飘飘,正在这静谧中,轰隆一声响彻江面,所有沉浸在自己事情中的人都被惊住,下一刻纷纷挤到船舱口,大声问道:“船家,发生了什么事?”
“是打雷了吗?”还有人在问,“劈到人了吗?”
顾明月也被惊醒,她透过舷窗往外看,同时问道:“阿端,发生什么事了?”
“不清楚”,欧阳端站起身,更加清晰地看到江面,离他们这条船不远,有一条乌篷船被炸得粉碎,碎肢断臂浮在水面,一眼便知那条船上无一人生还,他忙抬手盖住她的眼睛,“你别看,有条船炸了。”
“哎呦,人都给炸碎了”,船头有人惊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那条船上有私带的火药包?”
“火药包是禁止买卖的,一般人不可能有,那船上的人定也不简单,和朝廷有亲戚?”
“什么人啊在江心点炸药包,得亏被炸到咱们。”
“这儿离岸那么远,还是快点通知巡城校尉吧。”
经过这里的小船停下来十几只,更有热心的渔船飞速地朝帝京方向划去。
顾明月坐的这条船正是刘旦的,刘旦是那种遇事不爱往前凑的类型,尽管有不少客人都想留下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他还是一意孤行地驾船离开。
欧阳端一直不让顾明月看外面,直到船渐渐行远,才不再管着她。
回首来处,顾明月莫名觉得那条炸掉的小船和她有关。
夜晚,刑部却还灯火通明,刑部尚书赵大人捏着从那炸船处捞到的一块甲片,看向坐在下首的六位侍郎,沉吟道:“这碎片上的安乐二字,列位怎么看?”
怎么看?一个凭着武举入仕,之后靠着给上峰送礼做到侍郎的高大汉子率先道:“会不会是安乐侯想谋反?”
他旁边的中年男人忍不住扑哧笑了一声,整整官服问那汉子:“马大人,这如何说?”
众人也都好整以暇,显然都觉得马大人的推测比玩笑还玩笑。
“安乐”,马大人却头头是道地分析起来,“就是代表安乐侯,他们的船又是被炸碎的,这证明那上面有火药啊,好好的安乐侯弄火药干什么,岂不是运送炸药以备谋反?”
大庸的炸药制作技术很低级,一般都是让士兵冒着箭雨爬到敌方城门下,塞进药包,然后点燃才能发生威力。
这也意味着过去放炸药的人不可能活下去。
因此许多文人都反对这种攻城方法,认为有伤天和,而武将们也觉得这种方法不实用,不到没办法,绝不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攻城。
炸药既不能广泛用于军事,又有一定的威力,朝廷是严令禁止买卖的,能弄到炸药,那身份一定不简单:安乐或许真地代表了安乐侯。
“马大人,我有一个疑问”,刑部尚书认真道,“你觉得安乐侯府的人为什么要拿着炸药到江心点燃?”
马大人想都没想就道:“一不小心点燃了呗,要不然他们在江心点燃干吗?炸鱼还是炸他们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