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夏已尽,秋转凉了,转眼间冬日将至,落叶铺满地,人们穿上厚厚的冬装。日子不咸不淡地缓慢流逝。
  方默南听见轿车的声音,跑了出去,“咦!”姥姥今儿小木兰后面居然还有跟着一辆面包车。
  “这是谁来了。”方默南疑惑地看着从面包车下来的母子俩,两人长得实在太像了。
  “南南!快来给你周奶奶看看。”姥姥一看见她,赶紧招手道。“你周奶奶就是咱家南院的老邻居,前几年搬家去了省城,这一回回乡扫墓的。”
  今儿是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
  “咱们进去说,外面怪冷的。”方默南道,老实说她还真的忘了。
  方默南把人领进了待客室,四人落座,方默南给二位倒了两杯茶。
  姥姥笑道,“你小时候吃的榆钱儿,就是周奶奶送来的。”
  “呵呵……是吗?”方默南挠挠头傻笑道。
  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自古就有食用它的习惯。榆钱树,采肥嫩榆叶,热水浸润,油盐调食,其榆钱煮靡羹食,甚佳。
  “大妹子,她那时还小,哪里记得住。”周奶奶颇有些困难地说道。
  “妈,不舒服就少说话。”周叔叔说道。
  “来来,……让南南帮你看看。”姥姥笑着说道,“保证解除老姐姐的痛苦。”
  “那真是太好了,莫婶你不知道,我妈都快痛苦死了。”周叔叔急切地说道。
  “咱们先摸摸脉吧!”方默南道。
  周奶奶伸出了手腕,方默南微眯起眼睛切脉。
  少顷方默南撤回了手,笑道,“问题不大,只是周奶奶受了不少苦。”她顿了一下接着道,“这舌头灼热痛了两年了,经常反复发作,入夜则更甚,越是睡眠不足越厉害。而且接触酸、咸食物则疼痛难忍,口燥咽干还喜热饮。
  周奶奶面色无华,这舌尖红刺干燥,脉虚大。”
  周奶奶伸出舌头,果然如方默南所说。
  “这真神了!”周叔叔吃惊地说道。
  “这中西医都找遍了吧!”方默南微笑着又道,“这处方大多投以泻火解毒,养阴清热之类的药物。”
  “对对,你说的太对了。”周叔叔点头如捣蒜道,“你们是不知道我妈又多痛苦,这是吃不好,睡不好,你们看看这人都消瘦不成形了,面肢都有些浮肿。真是急死我们了。”
  “这怎么治,才能解除我妈的痛苦。”周叔叔希冀地看着她,急切地问道。
  舌痛为常见的疾病,病因大多以内热或阴虚,老百姓俗称上火了。治疗以泻火解毒或养阴清热为主。
  方默南笑着道,“具体到周奶奶的舌痛,尤其入夜为甚,夜为阴时,此乃阴虚火炎之症;口燥咽干,喜热饮,阴虚之候。但是令堂年事已高,面色无华,体质虚弱,应急舟挽舵,治疗以甘温除热,徐徐图之。”
  这当然虚弱了,吃不好,再好的人也受不了。
  “嗯!嗯!”周叔叔频频点头,“我妈身体太虚弱,如果大泻,这身体肯定承受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