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3 / 4)
彭老元帅和刘司令当时只说江父养了一个好闺女,大致意思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他老彭家看上了,问问江家的想法,要不瞅个时间先走个礼交交好,以后给俩小辈好办事。这是老元帅的意思。
但错就错在他没说清楚是江父的哪个闺女,造成江父江母下意识认成是大闺女江春华,毕竟她时年十八九了,正好到了说亲的年龄,前几日还有人上门说媒,要不是江春华本人拒绝,怕是已经跟人定下婚约了。
这种情况下,有人过来说看上他家闺女了,那肯定以为是年龄合适的大闺女了,根本没想到人家说的是他家下乡当知青还未成年的小闺女。
待到晚上江春华下班,江母临睡前去她那屋给她说事,探探她口风。
想当然的,江春华态度很抗拒,都啥社会了还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让人知道了她还要不要面子,会被人说成封建老顽固,思想觉悟不高的,她不要!
江春华态度上很排斥,即使在知道男方是地位崇高的老领导孙子后,仍然不愿意,坚持不遵循包办婚姻,她要自己谈对象,婚姻自由!
一秃噜嘴说了那么多,江母看出点由头,问江春华是不是已经有对象了。
江春华倔强的态度一变,支支吾吾的不想说,被江母追问之下,才蒙着被子透露她看上了个同事,还没跟人谈呢。
说到这个,江春华只觉得脑袋里灯泡一亮,一拍大腿说道,“那我从明天起就去追他好了,等我俩谈了对象,看那个谁谁谁的孙子还会不会打我的主意,就这样说定了!”
想到了好办法,江春华蒙头大睡,徒留江母震惊之后头疼万分。
江父知道情况后同样感到头疼,没等他们想到什么好法子避一避,江家族中的老一辈相继到访,让事情转到不可预知的方向。
不管京都江家发生了怎样一堆乱七八糟的乌龙事件,柳家湾青山大队的知青们遇到了一件令人膈应的事。
事情要从知青补助说起,柳建国每月按时去兰县给知青院领回补助,交给陈中华发放下去,是知青们吃饱肚子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
经历过知青受辱事件,陈中华这些老知青的补助等级不低,女知青的稍高一些,其中江秋月到手的最多,每月拿到的粮票副食票够她和彭敬业两个人吃的,那是因为有特派员留的话在,新县长等领导特别照顾的结果。
这个月到了领补助的时间,刘爱英几个人欢欢喜喜的等陈中华领来补助分给大家,手里拿着粮票,心里踏实。
但是问题出现了,他们高高兴兴领补助,两个新人那儿毛都没有。
补助是柳建国早前去申请的,名单上就原来那些人,再加上后面出了事,江秋月又指定了提等条件,县委办公室和知青办直接确定了具体名额,像李永红赵向东的该删就删了,像陈中华林文清他们该提就给提。
所以,新人是没有补助的。
除非柳建国愿意给新人重新跑县里申请,申不申请的到是一回事,想要跟老知青一样的补助水平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孙红日和王莲他们不知道内情啊,见老知青有那么多的粮票拿,每天吃饱喝足的生活让人眼馋又羡慕,在知道知青有补助后跟陈中华等人闹腾,问为什么他们没有!
知青院被两人闹的鸡飞狗跳,陈中华几个被烦的不行,吃不好睡不好烦人透顶,索性让孙红日王莲去找生产队长柳建国,跟他们歪缠有啥用。
江秋月在大队长家跟着柳二媳妇学点豆腐的时候,看见孙王两人上门问柳建国知青补助的事情,那两个在相当于他们顶头上司的生产队长面前低眉顺眼老老实实的,就差缩成了小鸡仔,一点没有同老知青闹腾时的无所顾忌。
即使对两个新来的知青印象不好,柳建国也没有拒绝他们。
他毕竟是个认真负责的干部,给知青们申请上补助,让他们能填饱肚子,至少不饿的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在他看来,是他作为大队长对知青院的责任,义不容辞。
但是他先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每次能申请下来的补助不一样,好的差的就看他们两个运气了。
孙红日和王莲得到柳建国会给他们申请补助的保证后,早已兴奋到心思飞起来了,眼冒金光,好似下一刻就有无数的粮票朝他们砸过去,哪里还会在意后面的特殊说明啊。
即使听到了柳建国的补充,他们也不在意,在两人看来,老知青一个月能领那么多,再差总不能比那个还差吧,说不定还能申请到更好的,拿的比老知青还多,到时候看陈中华几个还怎么嚣张地吃吃喝喝、管都不管新人!
江秋月见两个人走时飘忽的表情和神态,看样子八成是想歪了,估计以后还有的闹腾。
但是她也不会为他们多说什么,老知青补助等级高,那是他们应得的,新来的想坐享其成,不给还不行了?
“惯的他们!”刘爱英呸一声,对那两个好吃懒做的很是不屑,跟江秋月说到时候闹就闹呗,好像谁没闹过似的。 ↑返回顶部↑
但错就错在他没说清楚是江父的哪个闺女,造成江父江母下意识认成是大闺女江春华,毕竟她时年十八九了,正好到了说亲的年龄,前几日还有人上门说媒,要不是江春华本人拒绝,怕是已经跟人定下婚约了。
这种情况下,有人过来说看上他家闺女了,那肯定以为是年龄合适的大闺女了,根本没想到人家说的是他家下乡当知青还未成年的小闺女。
待到晚上江春华下班,江母临睡前去她那屋给她说事,探探她口风。
想当然的,江春华态度很抗拒,都啥社会了还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让人知道了她还要不要面子,会被人说成封建老顽固,思想觉悟不高的,她不要!
江春华态度上很排斥,即使在知道男方是地位崇高的老领导孙子后,仍然不愿意,坚持不遵循包办婚姻,她要自己谈对象,婚姻自由!
一秃噜嘴说了那么多,江母看出点由头,问江春华是不是已经有对象了。
江春华倔强的态度一变,支支吾吾的不想说,被江母追问之下,才蒙着被子透露她看上了个同事,还没跟人谈呢。
说到这个,江春华只觉得脑袋里灯泡一亮,一拍大腿说道,“那我从明天起就去追他好了,等我俩谈了对象,看那个谁谁谁的孙子还会不会打我的主意,就这样说定了!”
想到了好办法,江春华蒙头大睡,徒留江母震惊之后头疼万分。
江父知道情况后同样感到头疼,没等他们想到什么好法子避一避,江家族中的老一辈相继到访,让事情转到不可预知的方向。
不管京都江家发生了怎样一堆乱七八糟的乌龙事件,柳家湾青山大队的知青们遇到了一件令人膈应的事。
事情要从知青补助说起,柳建国每月按时去兰县给知青院领回补助,交给陈中华发放下去,是知青们吃饱肚子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
经历过知青受辱事件,陈中华这些老知青的补助等级不低,女知青的稍高一些,其中江秋月到手的最多,每月拿到的粮票副食票够她和彭敬业两个人吃的,那是因为有特派员留的话在,新县长等领导特别照顾的结果。
这个月到了领补助的时间,刘爱英几个人欢欢喜喜的等陈中华领来补助分给大家,手里拿着粮票,心里踏实。
但是问题出现了,他们高高兴兴领补助,两个新人那儿毛都没有。
补助是柳建国早前去申请的,名单上就原来那些人,再加上后面出了事,江秋月又指定了提等条件,县委办公室和知青办直接确定了具体名额,像李永红赵向东的该删就删了,像陈中华林文清他们该提就给提。
所以,新人是没有补助的。
除非柳建国愿意给新人重新跑县里申请,申不申请的到是一回事,想要跟老知青一样的补助水平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孙红日和王莲他们不知道内情啊,见老知青有那么多的粮票拿,每天吃饱喝足的生活让人眼馋又羡慕,在知道知青有补助后跟陈中华等人闹腾,问为什么他们没有!
知青院被两人闹的鸡飞狗跳,陈中华几个被烦的不行,吃不好睡不好烦人透顶,索性让孙红日王莲去找生产队长柳建国,跟他们歪缠有啥用。
江秋月在大队长家跟着柳二媳妇学点豆腐的时候,看见孙王两人上门问柳建国知青补助的事情,那两个在相当于他们顶头上司的生产队长面前低眉顺眼老老实实的,就差缩成了小鸡仔,一点没有同老知青闹腾时的无所顾忌。
即使对两个新来的知青印象不好,柳建国也没有拒绝他们。
他毕竟是个认真负责的干部,给知青们申请上补助,让他们能填饱肚子,至少不饿的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在他看来,是他作为大队长对知青院的责任,义不容辞。
但是他先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每次能申请下来的补助不一样,好的差的就看他们两个运气了。
孙红日和王莲得到柳建国会给他们申请补助的保证后,早已兴奋到心思飞起来了,眼冒金光,好似下一刻就有无数的粮票朝他们砸过去,哪里还会在意后面的特殊说明啊。
即使听到了柳建国的补充,他们也不在意,在两人看来,老知青一个月能领那么多,再差总不能比那个还差吧,说不定还能申请到更好的,拿的比老知青还多,到时候看陈中华几个还怎么嚣张地吃吃喝喝、管都不管新人!
江秋月见两个人走时飘忽的表情和神态,看样子八成是想歪了,估计以后还有的闹腾。
但是她也不会为他们多说什么,老知青补助等级高,那是他们应得的,新来的想坐享其成,不给还不行了?
“惯的他们!”刘爱英呸一声,对那两个好吃懒做的很是不屑,跟江秋月说到时候闹就闹呗,好像谁没闹过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