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守户之犬 中(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荆州从此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另一方面,从关西、兖州、豫州来投靠荆州的学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刘表对他们都能加以安抚赈赡,学者们受到资助,亦能得到保护。
  由于荆州境内界群寇已被肃清,刘表于是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并称之为后定。
  刘表在任内,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盛况如《荆州记官志》(见《艺文类聚》卷38)所记:“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延朋徒焉……五载之间,道化大行。
  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
  唐长孺在《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说:“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的范畴,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
  在平定荆南之后,刘表与交州牧张津之间渐生仇隙。
  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间(199年-203年),张津对刘表连年用兵。然而交州兵微将寡,故即与刘表作战经年仍是徒劳无功。
  直至建安八年(203年),张津被部下杀害,刘表为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属下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抢先在朝廷任命官员前占有交州。
  同时,他又任命部属吴巨为苍梧太守,以接替刚病故的史璜。
  另一方面,以曹操为首的汉廷则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交州)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旨在抗衡刘表在交州的势力。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表与张绣合击曹操,双方互有胜负。
  其后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据守南阳的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请降,刘表从此失去了对南阳郡的影响力。
  接着,袁绍又遣人求助于刘表,刘表向来使许诺,却又不正式派遣军队助战,亦不肯协援曹操,只希望自保于(长)江、汉(水)之间,以观天下之变。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向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于将军。将军若是希望于乱世有所作为,便应乘天下方乱而起事。
  如若不然,则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而相从。将军现在坐拥十万之众,而只是安坐而观望。
  所谓见贤而不能助(指曹操),请和而不能得(指袁绍),如此两家必将归怨于将军,将军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
  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恐怕将军也不能抵御其大军。
  所以我为将军计算了,不如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将军;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
  蒯越亦以此劝刘表,可是刘表狐疑不决,便派遣韩嵩往见曹操,以观虚实。
  韩嵩从许都回来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
  刘表却因而怀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大为愤怒,要杀韩嵩,然而当问及韩嵩之随行者时,得知韩嵩只是说出肺腑之言,并无他意,方才没杀韩嵩,但仍将他囚禁起来。
  从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刘表虽然外貌儒雅,然而心里却颇为多疑。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西鄂县长杜袭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坚守城池,最终寡不敌众,刘表军攻入西鄂城。
  同年,刘备自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厚相结待,却没有重用刘备,只安排他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曾劝说刘表起兵后袭许都,刘表不纳其言。
  至及曹操还军中原,刘表才对刘备说:“之前不采纳你的建议,现在就失去了如此良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