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原郡在雁门关以南七百里处,算是大后方。这里的隋军早已被征调,火速北上勤王。
  如果李好问早来几天,便应该是战况最胶着,也最是人心惶惶的时候。
  但此刻,李好问置身于晋阳城中,却听见晋阳百姓情绪稳定,不仅没有为大隋的命运感到担忧,反而像是被激起了士气。
  听说了吗?天子亲上雁门城头巡视,许了守城的士兵高官重赏。咱们的儿郎若是正好赶上解围之战,那大笔的封赏定是跑不了的。
  话说,守土有责,天子遇险,咱们的大军赶上救援是分内之事。但是听说天子当着雁门守城兵士的面,许诺了一件事,那就是再也不会对高句丽用兵。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是啊,对高句丽用兵三次,折了成千上万的大隋儿郎在那穷山恶水之间。若是这一围能让天子改换心意,那就太好了!
  李好问很清楚:隋炀帝在位时曾三次对高句丽用兵,是历代君主中不顾国力消耗穷兵黩武的典型。
  报!本郡大军已赶到忻口。随时准备增援雁门。
  李好问倾听着晋阳军中传递着的军报。
  报!突厥恐有北逃之意。天子下令追击。
  怎会突然说北逃就北逃了?
  那自然是因为咱们的公主,咱们嫁到突厥去的公主,偷偷放出的假消息。
  真好!既然如此,雁门城即将解围。若是天子不再总想着出征高句丽,百姓们活得下去,那些四处乱窜的乱民,瓦岗寨什么的,应该都消停了吧。
  熟知历史的李好问,听见这个预言,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眼前的这个时代是如何落幕的,他似乎有点思路了。
  第 169 章
  从叶小楼那里借到我那斗篷之后, 李好问第二次前往晋阳。
  如今他心中已经有一定规划,知道自己该如何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了。
  这次他控制时间轴,抵达晋阳的时间点是上一次的一个半月之后。
  上一次李好问身上那件紫袍太过显眼, 只能避在不打眼的角落里悄悄听取士兵与百姓们的议论。
  这一次他吸取教训,披上了那件能够遮蔽全身身形的隐秘的法衣。那效果, 就和服用隐身蜜浆一样杠杠的, 还能够自由掌握使用时间,不必等到药效消失才能重新现身。
  虽然他在大业十一年只能停留一盏茶的时间, 但优点是李好问可以多次往返,并根据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需要前往的时间地点。
  比如这一次,他就是来围观那雁门之围的余波的。
  披着隐身斗篷的李好问行走在晋阳城的街道上,敏感地体会到城中的气氛有些微妙。
  上一次他来时,虽然雁门情势危机,但本地军民交谈时的态度总体是乐观向上的, 人人都期待着能为天子解围,让必要得到那份金口玉言赐下的奖赏。另外四征高句丽是什么?不存在的。
  然而这一次, 李好问明明听说从晋阳赶往雁门的隋军已经回来了, 然而晋阳城中士气低落, 人人郁闷, 口中都是抱怨。
  李好问凑近两名站在街角,扛着长槊的带甲士兵彼此交谈。其中一人压低了声音凑在另一人耳边道:听闻只发放了一千五百人的赏赐!
  另一人满脸难以置信:只有一千五百人?不是说仅在雁门城内就有一万七千守军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