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好问只要稍许联系一下张义潮的前后态度,便能明白这位白天的时候应当是有所隐瞒。
  于是李好问带上了秋宇、章平和直接目击者卓来,四人一起出门,径直去了张义潮的节度使府。
  张义潮听闻李好问一行人夤夜来访,衣冠都还未整理妥当,便匆匆出来相见。
  李好问伸手便拖出刑天的历史影像给他看,请他解释。张义潮那张脸顿时便红一阵白一阵的。
  是的,自从今年春天起,沙州一带便时不时会有没有头的人出现。本地城中和城外的人都有见过,时常有消息报到府里来。但我们没有证据,没法儿向李司丞解释。所以,所以
  张义潮如今被天子封为河西节度使,节制十州,是此地最有权势的人,可是他在诡务司这些比他年轻的人面前,依旧感到压力山大。
  世人都有私心,张义潮知道大唐天子喜欢听好话,怕有这种谣言传到天子耳中,认为沙州此地不祥,令归唐之事再生破折。所以见到李好问之时便隐瞒了此事,见到李好问时只用蚩尤血之事来搪塞。
  话说蚩尤血的成因,张义潮也知道是前日里多雨,雨水浸到了铁矿的矿脉。
  然而这长得形如刑天之人频频在沙州城中出现,才是令他头疼无比的。
  好较李司丞得知,本地故老相传,刑天被皇帝斩首之后,却有繁衍后代,生出了一个部族,整个部族都是无首之人,被称为无首民。
  无首民?
  是的,相传因为肢体残缺,因此整个部族都被流放至玉门关外蛮荒之地。久而久之,我等有首之人也渐渐忘记了有这样一族,尽管让他们在不知名的荒野中自生自灭。
  就我所知,历年来本地百姓极少遇见无首民,只是城外修葺石窟的画匠和石匠偶尔能遇见一两个。
  但不知为何,今岁自元日之后,遇到无首民的机会突然就多了起来。不止是城外和往来商路上,甚至城内也时不时会遇到。
  原本想着他们没有胆子侵扰天子所遣之人的宿地,所以没有事先告知
  这张义潮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尽是在拐弯抹角地向李好问解释,他为什么事先隐瞒。
  可是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眼前的这一群人,既没有把大唐天子放在眼里,也从不将朝廷脸面看得有多重。
  他们唯一关心的,莫过于这些无首民突然频繁出现的原因。
  李好问好奇地问:张节度,你确定,是今年元日之后,无首民突然开始频繁出现的?
  张义潮努力回想了一下,道:确切地说,是初六之后。
  李好问皱了一下眉头。
  他记得很清楚:正月初六,女娲得到了那枚太岁。
  第 177 章
  从节度使府回来之后, 李好问自己盘算了一下,他在敦煌城中总共有三件重要的公事:
  第一是去查看那口涌出蚩尤血的水井。
  第二是去察访那些曾经见过无首民的人,问清楚他们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见过什么样的无首民,发生了什么尝试分析出这些异族出现的原因。
  第三件事是去寻找敦煌城内的吐火罗人, 向他们打听有关圣子的消息。
  最后, 他还有一件非常想做的私事:去看一眼尚在营建中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自从五胡乱华时已开始逐步开凿,在南北朝时已初具规模。隋唐时, 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兴盛,敦煌的地位日益凸显,而莫高窟也进入全盛时期。
  安史之乱后,敦煌为吐蕃所占。吐蕃赞普也是佛门信众,因此并未干涉莫高窟的发展。倒是因为距离中原王朝太过遥远,莫高窟避开了武宗时的会昌法难, 并在张义潮率河西十州归唐之后继续发展,直至元代才渐渐衰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