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_第十二章 差点死在赴任途(3 / 9)
随着他的叫喊,流民堆里跳出一个中年汉子:“小四、小五!你们还活着呀!”
曹操见他们相识,又诧异如此多的人露宿城外,很是诧异,也凑到旁边听他们说话。原来他们是老乡,都是修西园的民夫,那个马老三先逃了出来,本以为这辈子再也遇不见了,不料在中牟城外还能相见。待几个逃难人诉说完这一路的经过,那马老三倒也知礼,连忙给曹操下跪:“大人您真是慈悲好官。当初我独自逃出,负了这几个小兄弟,没想到您能救他们的命,我给您磕头了。”
“怜贫惜老人之常情,快快请起!”
马老三却对那几人道:“依我说你们几个也不要再叨扰大人了,索性跟我走吧。”
“您这是去哪儿?”
“我现在归了太平道,正跟着他们游行传道呢!你们随了我去,入不入道先莫谈,至少有个吃喝,不必再给曹大人添麻烦了。”
“我们几个还是想回乡。”
“莫要再提回乡了,如今加赋加税,大户人家又一个劲儿霸占田地,你们回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再说咱都是从西园跑出来的,衙门要问的!即便躲过这一劫,以后皇上家再修什么东园、南园、北园什么的怎么办?还是要抓咱们的。干脆随了我去,跟了太平道大贤良师,也算有口饭吃。”马老三娓娓道。
“什么是太平道?”曹操禁不住插嘴问。
“恐怕大人是关内做官,关东不常走动吧?”马老三笑道,“如今的太平道势力可大了!这太平道乃是我家大贤良师张角所立,传的是中黄太一之正道,学了可以无灾无祸,益寿延年。现如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哪儿有不知道太平道的?现在全天下的教众不下十万,家家都供奉大贤良师他老人家的画像,我们这些虔诚的跟着大贤良师游走天下,遍地传教,能得他老人家一张符咒,天大的福分哩!”
“教众不下十万?”曹操咂摸着滋味,“我看是世人愚昧,什么大贤良师,左不过是略通方术的江湖骗子罢了。”
“您别这么说呀!大贤良师张角那简直就是活神仙,”马老三一咧嘴,滔滔不绝念叨开了,“
他老人家能点石为金、撒豆成兵、口吐莲花、空囊取物、腾云驾雾、下海搏蛟、倒拽九牛、偷天换日!”他一边说还一边摆姿势。
“你还一套一套的。”曹操摆摆手,“这些你都见过?”
“没见过。”马老三一耷拉脑袋。
“既没有,你还说得这么热闹?”
“大贤良师生得相貌雄伟、身高过丈、目若朗星、鼻直口阔、齿白唇红、大耳朝怀、美髯须眉、声若洪钟……”马老三是连说带比划。
“你认识他?”
“不认识。”马老三又一低头。
曹操觉得可笑:“你既没见过他,怎么知道这些的?”
“听说的呗!我没见过,但我们这里有人见过。”马老三指了指后面的流民队伍,“大贤良师大恩大德、虚怀若谷、悲天悯人、待民和善、拯救黎民……”
“老大哥!”曹操见他夸起张角没完没了赶忙打断,“这位大贤良师可在队伍之中?”
马老三又笑了:“天下传教的队伍多了,他老人怎么会在这儿?”
“那您怎么会信了这个?”
“我是得了太平道的真切好处,不得不信啊!去年我从西园里跑出来一路乞讨回到家乡,哪知道田地叫土豪霸占了。衙门口派人抓我,只得又逃出家乡,没吃的没喝的,半道上又叫雨淋了一场,就病倒在路边。正赶上太平道的大传教马元义带着队伍路过,大发慈悲救了我的性命。他还写了几张符,烧了一喝,没三天病竟然好了!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我又没钱又没能耐,好在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来,于是就拜了师傅,闲来我孝敬他,也算一点心意。”
曹操咂摸着滋味道:“我看你们这个太平道不简单呐!这私自传道,朝廷就不管吗?”
马老三白了他一眼:“这不犯歹呀!据说皇上他老人家早就听说了,根本也没派人来管,还说我们大贤良师是导民向善呢!还有谁管呀?连宫里宦官都有信这个的。”
这些话勾起了曹操的沉思,又见他们旧交相见说的尽是冀州土话,便唤了楼异两人先回驿站。
楼异见他一路上皱眉,闷闷不语,忙问:“大人您怎么了?”
“我在想这个太平道的事。” ↑返回顶部↑
曹操见他们相识,又诧异如此多的人露宿城外,很是诧异,也凑到旁边听他们说话。原来他们是老乡,都是修西园的民夫,那个马老三先逃了出来,本以为这辈子再也遇不见了,不料在中牟城外还能相见。待几个逃难人诉说完这一路的经过,那马老三倒也知礼,连忙给曹操下跪:“大人您真是慈悲好官。当初我独自逃出,负了这几个小兄弟,没想到您能救他们的命,我给您磕头了。”
“怜贫惜老人之常情,快快请起!”
马老三却对那几人道:“依我说你们几个也不要再叨扰大人了,索性跟我走吧。”
“您这是去哪儿?”
“我现在归了太平道,正跟着他们游行传道呢!你们随了我去,入不入道先莫谈,至少有个吃喝,不必再给曹大人添麻烦了。”
“我们几个还是想回乡。”
“莫要再提回乡了,如今加赋加税,大户人家又一个劲儿霸占田地,你们回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再说咱都是从西园跑出来的,衙门要问的!即便躲过这一劫,以后皇上家再修什么东园、南园、北园什么的怎么办?还是要抓咱们的。干脆随了我去,跟了太平道大贤良师,也算有口饭吃。”马老三娓娓道。
“什么是太平道?”曹操禁不住插嘴问。
“恐怕大人是关内做官,关东不常走动吧?”马老三笑道,“如今的太平道势力可大了!这太平道乃是我家大贤良师张角所立,传的是中黄太一之正道,学了可以无灾无祸,益寿延年。现如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哪儿有不知道太平道的?现在全天下的教众不下十万,家家都供奉大贤良师他老人家的画像,我们这些虔诚的跟着大贤良师游走天下,遍地传教,能得他老人家一张符咒,天大的福分哩!”
“教众不下十万?”曹操咂摸着滋味,“我看是世人愚昧,什么大贤良师,左不过是略通方术的江湖骗子罢了。”
“您别这么说呀!大贤良师张角那简直就是活神仙,”马老三一咧嘴,滔滔不绝念叨开了,“
他老人家能点石为金、撒豆成兵、口吐莲花、空囊取物、腾云驾雾、下海搏蛟、倒拽九牛、偷天换日!”他一边说还一边摆姿势。
“你还一套一套的。”曹操摆摆手,“这些你都见过?”
“没见过。”马老三一耷拉脑袋。
“既没有,你还说得这么热闹?”
“大贤良师生得相貌雄伟、身高过丈、目若朗星、鼻直口阔、齿白唇红、大耳朝怀、美髯须眉、声若洪钟……”马老三是连说带比划。
“你认识他?”
“不认识。”马老三又一低头。
曹操觉得可笑:“你既没见过他,怎么知道这些的?”
“听说的呗!我没见过,但我们这里有人见过。”马老三指了指后面的流民队伍,“大贤良师大恩大德、虚怀若谷、悲天悯人、待民和善、拯救黎民……”
“老大哥!”曹操见他夸起张角没完没了赶忙打断,“这位大贤良师可在队伍之中?”
马老三又笑了:“天下传教的队伍多了,他老人怎么会在这儿?”
“那您怎么会信了这个?”
“我是得了太平道的真切好处,不得不信啊!去年我从西园里跑出来一路乞讨回到家乡,哪知道田地叫土豪霸占了。衙门口派人抓我,只得又逃出家乡,没吃的没喝的,半道上又叫雨淋了一场,就病倒在路边。正赶上太平道的大传教马元义带着队伍路过,大发慈悲救了我的性命。他还写了几张符,烧了一喝,没三天病竟然好了!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我又没钱又没能耐,好在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来,于是就拜了师傅,闲来我孝敬他,也算一点心意。”
曹操咂摸着滋味道:“我看你们这个太平道不简单呐!这私自传道,朝廷就不管吗?”
马老三白了他一眼:“这不犯歹呀!据说皇上他老人家早就听说了,根本也没派人来管,还说我们大贤良师是导民向善呢!还有谁管呀?连宫里宦官都有信这个的。”
这些话勾起了曹操的沉思,又见他们旧交相见说的尽是冀州土话,便唤了楼异两人先回驿站。
楼异见他一路上皱眉,闷闷不语,忙问:“大人您怎么了?”
“我在想这个太平道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