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_第十四章 汉灵帝的(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看此事诡异得很。”崔钧的神色凝重起来,“如今不单是郑玄、荀爽不来,就连党锢的名士张俭、申屠蟠也都回绝诏命了。这一早上我就在想,袁绍昨天的话很有道理,宦官必须要除。不扫除那些宦官,有德之士便不愿意回朝效命。长此以往,于国不利啊……”
  曹操点点头,现在他父亲已经撇清与宦官的关系了,他也大可以跟着何进、袁绍放手一搏了。
  郑玄一揖而去,又留下弟子郗虑解释,也算礼数周全,何进也不好再纠缠,直把郗虑拜为郎官草草了事。
  另一方面,经过太傅袁隗与诸尚书的筹措,朝廷下诏调并州刺史丁原为武猛都尉;调前将军董卓出任并州牧,并让他交出军队归皇甫嵩调遣。但是结果出人意料,董卓再次抗诏,这个老兵痞上书说:“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陲。”不过董卓的弟弟董旻倒是喜气洋洋到了洛阳,即刻被晋封为奉车都尉。
  矫枉过正
  过了几天,何进一反常态,郑重其事地把袁绍、曹操、何颙等人都召集到幕府。
  “我已经把诛杀宦官的事情与太后说过了。”何进不知道该怎么措辞,停顿了一会儿才道,“太后还是不同意,毕竟张让对我们家有恩情,而且……”
  何颙第一个怒气冲冲打断了他:“大将军!您怎么能够因私而废公呢?十常侍虽然对您有恩,但他们却与天下吏民有不解之仇!我辈士人被冠以党人之名,生生禁锢十七年
  之久!这十七年里,多少人被他们杀死?窦武、李膺、杜密、陈球、刘郃、刘陶、陈耽,那都是我大汉朝的擎天白玉柱啊!”他说到这儿突然仰天大哭,“二十多年前,王甫、曹节之变,陈蕃老太傅带着八十多个太学生闯宫,就剩我一个人活着逃出来,这么大的冤屈难道就不了了之吗?他老人家七十多岁的高龄让宦官活活打死了,难道就白死了吗?”
  逄纪逄元图扶住他说:“大将军!伯求兄字字泣血啊!我等士人之所以云集在您府内就是为了匡正社稷,您要是如此处事不公,我们实在是难以再……”
  何进虽然愚鲁,但是也掂量得出自己的斤两,自己无德无能,这些人之所以保着自己,无非是为了两件事:一是铲除宦官,二是自图进取。如今自己做不到,他们可就要各自散去了。想至此他马上打断逄纪的话:“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十常侍已经老实了,他们不会再做坏事了。”
  何颙擦擦眼泪,抬头道:“这些宦官之所以可恨就在于他们善于矫情伪饰。请大将军和列位兄弟细想一下,几个传书递简、掌灯献食、捧冠叠衣的小人为什么能迷惑圣心干乱国政呢?就是因为他们能装!就是因为他们能在皇上面前装作忠诚,能在皇后跟前装作恭敬,能在朝堂之上装作胆怯,能在大将军面前装作可怜!”说到这儿,何颙提高了声音环视众人,“可是考其所作察其所为:收受贿赂谈何忠诚?!妄议废立谈何恭敬?!卖官鬻爵谈何可怜?!阴谋弑君谈何胆怯?!小仁乃大仁之贼!大将军万万不要被他们这点子鬼魅伎俩骗了,到头来报国不成反被这帮下作奸贼害了。”
  “对!对!不能饶了他们!”
  “宦官不除,天无宁日!”
  “除掉宦官再议他事!”
  “为陈老太傅报仇啊……”
  幕府厅堂上人声鼎沸,所有人都扯开了嗓子,曹操瞧每个人都像疯了一样。这也难怪,这些人除了地方名士,就是党锢受害者,那些军官也受过蹇硕的欺压,有的人跟宦官有仇,甚至有的是几代的世仇,他们吞了十常侍的心都有,怎么会放了他们?
  “大将军,您听我说。”袁绍一说话,大家便都安静了,“自古内廷之官本用士人,至于齐桓公之世,才有竖刁自阉以倖进。竖刁卑鄙小人祸国殃民,害齐桓公不得善终!这样的小人该不该杀?”
  “该杀!”众人异口同声。
  “我高祖爷开汉,内廷之人也未尽用阉人。至于孝元皇帝一朝才有弘恭、石显乱政!毁我西京社稷根本的,还是在这帮宵小!”
  曹操觉得袁绍有些强词夺理了,怎么能把西京社稷之败归咎于宦官呢?恰恰相反,不是王莽这等外戚之人篡权乱政吗?当然,这话绝不能当着何进的面说。
  袁绍还在那里慷慨激昂道:“我朝自光武爷中兴以来,内廷皆用宦官。可是结果是什么?是一代一代的宦官乱政!所以宦官一定要彻底铲除,不但十常侍要杀,所有禁宫之内的宦官都要杀!”
  这会儿赞同的声音参差不齐了,王谦叫住他:“本初,这不是要改祖宗之法吗?”
  “没错!”袁绍呐喊道,“而今皇帝已立,亲生母舅辅政,不会再有什么王莽之事了。内廷用宦官这一条大可废除!这不是有悖光武爷的大政,而是为了延我炎汉之血脉,为了匡正朝纲摒弃小人!大将军请速速决断诛杀宦官!”
  “速速决断诛杀宦官!”厅堂上又是一阵大乱。
  曹操看着眼前这些人,袁本初、何伯求、逄元图,似乎自己对这些人从来就不认识。但恍恍惚惚又觉得这些面孔似曾相识,那是在宛城战场上,那些明明得胜却还在屠戮逃亡者的官兵!欲望这种东西实在是可怕……正在烦闷间,曹操又见荀攸、田丰、蒯越等脸色阴沉,又凑在一个角落里嘀嘀咕咕,便任由别人喊叫,自己穿过人群,挤到了他们身边,拱手问道:“几位又有何高见?”
  “孟德太多礼了。”蒯越本就是容长脸,今天耷拉着脑袋,撇着嘴,实在是难看,“我们几个本是大将军辟来的掾属,家世殷实,跟宦官也谈不到什么仇恨,关于此事没有什么可说的。”
  曹操听他这样的口吻,便明白他明哲保身,微笑道:“我还是宦官的孙子呢!刚才伯求兄说‘妄议废立’,那指的不就是我爷爷吗?我都敢在这里说话,你们怕什么?”当年先朝孝质皇帝被大将军梁冀毒害,太尉李固主张立刘蒜为帝,梁冀主张立刘志,关键时刻曹操的爷爷曹腾代表内廷偏袒梁冀,这才使桓帝刘志荣登大宝。
  荀攸点点头:“孟德兄若不弃,咱们到外面聊两句。”
  四个人出了厅堂,来到一处僻静所在。荀攸回头道:“孟德兄,大将军一向对咱们言听计从,但这件事之所以久久不能决,实在是有难言之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