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5部_第十四章 曹操发明(4 / 7)
命令传下锣鼓震天,寂静无声的曹军连营立刻热闹起来。一时间火把映天照如白昼,敢死的勇士推着辕车、突车,举着沙包、盾牌冲至寨墙边,冒着敌人的弓箭堆起一面掩体。有不少都被射死了,干脆连尸体都砌了墙。各营将军亲自上阵,率领兵士在掩体下挖掘。弓矢不停地射,沟堑不停地挖,掩体倒了就再堆起来,有人死了就再派人顶上,为了保住大营所有人都玩命啦!等这条沟堑顺利挖成,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三军将士整整忙了一夜。
这一夜对于曹操而言可谓终生难忘,他自用兵以来还从未在一夜之间受到过这么多的打击,爱将离别、亲信反叛、敌人奇袭,还有那没完没了的弓箭。等一切风波都过去后,曹操立在帐口,已经面无血色筋疲力尽了。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刺猬一样的死人,这一夜少说也有千余人阵亡。那些干完活的士卒累得直不起身来,干脆就倒在掩体下昏昏而睡,而袁军零星的箭支在他们头上嗖嗖作响。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有几个士兵爬起来举着盾牌撤退,经过大帐时还不忘了向曹操问好。曹操感觉自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强打精神朝他们点点头,无奈地站了一会儿觉得毫无益处,又黯然躲回帐内。荀攸坐在帅案边,两只眼睛粘在一起,却支撑着不敢睡,身子前仰后合地直打晃;郭嘉不管那么多,抱着一面钉满箭的盾牌,四仰八叉睡得直流口水;许褚则拄着大铁矛,站着就已鼾声如雷。
曹操颓唐而坐,直觉头颅嗡嗡作响,那个从处理玉带诏之时落下的老毛病又开始发作了。他本心里不愿意撤兵,但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太疲劳了,毕竟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人了。要单是一个人受苦也不要紧,三军将士都吃尽了苦头,这便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一向不服输的他竟胡思乱想起来,预感自己的一腔壮志可能就要在四十六岁这一年永远终结了……
“主公……主公……”
“呃……”曹操缓缓抬起眼皮,见亲信校尉段昭站在眼前。
“任将军押送粮草来了。”
曹操捏了捏眉头,有气无力道:“你请他过来吧。”
少时间任峻自后门走进来,满脸征尘蓬头垢面,抱着兜鍪嘘嘘带喘:“我这一夜好险啊,几乎没命来见您。”
曹操面无表情道:“我又何尝不是一样。”
郭嘉、许褚听见说话声从睡梦中醒来,荀攸也自亦真亦幻的状态归回现实,揉了揉昏花的眼睛,冲任峻点了点头,实在没精神打招呼了。任峻如释重负坐倒在地,想喝点儿水,但拿起帅案上的坛子来一掂却是空的,便咧着干哑的嗓子道:“我半路上遇袭了,是韩荀带的队伍,大概有三四千人。好在我早有准备,命辕车围成圈子保护粮草,从里面射箭才打退他们……不过他们未往北退,一路向南而去。”
“向南?”郭嘉又警觉起来,“那是要奇袭许都吧!”
曹操连害怕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喃喃道:“曹仁追击刘辟到汝南,阳翟出了个缺口,只怕拦不住他们了。”说罢闭上了眼睛。
荀攸也是连连摇头:“兵围许都尚可防守待战,可是以后的粮道又该怎么办?”
“以后用不着粮道了……”任峻苦笑着摇摇头,“各地作乱新粮收不上来,今天送来的已经是最后一批粮食了。”
所有人都不发一语——完啦!一切都完啦!敌我悬殊、战事被动、士卒疲惫、后方空虚、人心离散、粮草将尽……所有的危机同时出现。曹操不得不承认,即便他周密部署一年又在开战之初占尽先机,可与袁绍的势力差距还是太大了,整个官渡之战不过是螳臂挡车,但是他又不得不挡!事到如今他已经死相毕露。就在死寂之中,又有阵嗖嗖的声音,征虏将军刘勋举着盾牌走了进来。曹操一愣:“你来做什么?”刘勋身为张绣的助手,应该驻守在前营。
“大喜大喜!”也不知刘勋是心宽还是根本就没心没肺。
曹操也懒得与这个一身毛病的家伙生气了:“还能有什么喜事?”
刘勋龇着大牙笑道:“幽州旧部鲜于辅率众归降。”
“嗯?!”曹操似乎不敢相信,用力拍了拍隐隐作痛的脑袋,“我都到这步田地了,还有人愿意往火坑里跳。子台通知诸将都去迎接,领他到中军帐来,我要亲眼见见这家伙。”
重拾信心
鲜于辅看样子还不到四十岁,一张紫红脸膛,络腮胡子打着卷,两只眼睛黑若点漆,不怒自威颇有尚武之气。他此番不是自己来的,还带着副将鲜于银、齐周,长史田豫,以及三千多兵和十几车粮草,差不多把家底全搬来了。
原来自平灭公孙瓒以来,袁绍表面上任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督率幽州六郡,实际上却一直有步骤地裁撤幽州旧部,尽量把兵权转移到他二儿子袁熙手中。此番官渡之战,袁绍虽调幽州旧部随军听用,却对他们处处戒备,只令鲜于辅屯兵河北以壮声势,不允许到前线参战,还让蒋义渠所部时刻监视。经过半年的对峙,前方没有传来捷报,后方却传来了坏消息,袁熙趁鲜于辅不在大肆更换幽州六郡官员,意欲根除旧制。这可把幽州人惹火了,在长史田豫的劝说下,鲜于辅决定反水,将蒋义渠所部痛打了一顿,率部过河投至曹营。
无论现在的状况如何,有人来降终归是好事,曹操感到一丝慰藉,扫视鲜于辅带来的这一干人,眼光锁定在长史田豫身上:“是田长史劝说鲜于将军归顺朝廷的?”
田豫微微一笑,倒是直言不讳:“我对我家将军说‘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我家将军从善如流,马上就来了。”幽州武人多剽悍,又常跟鲜卑、乌丸那帮北狄打交道,所以不甚恪守什么忠君礼仪,都是以势力强弱论英雄。像田豫这般不看寡众肯辨贤愚的理智之人却是极少。
曹操听他这么说,甚是受用:“我观田长史将将而立之年,年纪轻轻就当了幽州长史,实在是难得啊。”
哪知此话说完,那帮人哈哈大笑起来。鲜于辅乐道:“曹公莫看这厮三十出头,单论打仗比我的资格还老呢,不到十六岁就跟着刘备打黄巾,地地道道的老兵痞呀!”他这么一说,连曹营的人也跟着笑了。
“田长史昔年曾跟过刘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一提到刘大耳,曹操便格外留意。
田豫倏然低头脸上露出几分黯然:“昔日在下还在弱冠之时,随刘玄德讨黄巾、征张纯,颇受他赏识。后来他往徐州任职,我因老母之疾归还乡里,临别之际他还拉着我的手道‘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也’。现在想来,往事历历在目……”
曹操闻听此言愈加悔恨——这么多人被大耳贼拉拢过,当初我真是瞎了眼,小觑了那厮!正懊恼间,又听田豫话风却变了:“惜乎!刘玄德不是成就大业之人。” ↑返回顶部↑
这一夜对于曹操而言可谓终生难忘,他自用兵以来还从未在一夜之间受到过这么多的打击,爱将离别、亲信反叛、敌人奇袭,还有那没完没了的弓箭。等一切风波都过去后,曹操立在帐口,已经面无血色筋疲力尽了。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刺猬一样的死人,这一夜少说也有千余人阵亡。那些干完活的士卒累得直不起身来,干脆就倒在掩体下昏昏而睡,而袁军零星的箭支在他们头上嗖嗖作响。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有几个士兵爬起来举着盾牌撤退,经过大帐时还不忘了向曹操问好。曹操感觉自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强打精神朝他们点点头,无奈地站了一会儿觉得毫无益处,又黯然躲回帐内。荀攸坐在帅案边,两只眼睛粘在一起,却支撑着不敢睡,身子前仰后合地直打晃;郭嘉不管那么多,抱着一面钉满箭的盾牌,四仰八叉睡得直流口水;许褚则拄着大铁矛,站着就已鼾声如雷。
曹操颓唐而坐,直觉头颅嗡嗡作响,那个从处理玉带诏之时落下的老毛病又开始发作了。他本心里不愿意撤兵,但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太疲劳了,毕竟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人了。要单是一个人受苦也不要紧,三军将士都吃尽了苦头,这便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一向不服输的他竟胡思乱想起来,预感自己的一腔壮志可能就要在四十六岁这一年永远终结了……
“主公……主公……”
“呃……”曹操缓缓抬起眼皮,见亲信校尉段昭站在眼前。
“任将军押送粮草来了。”
曹操捏了捏眉头,有气无力道:“你请他过来吧。”
少时间任峻自后门走进来,满脸征尘蓬头垢面,抱着兜鍪嘘嘘带喘:“我这一夜好险啊,几乎没命来见您。”
曹操面无表情道:“我又何尝不是一样。”
郭嘉、许褚听见说话声从睡梦中醒来,荀攸也自亦真亦幻的状态归回现实,揉了揉昏花的眼睛,冲任峻点了点头,实在没精神打招呼了。任峻如释重负坐倒在地,想喝点儿水,但拿起帅案上的坛子来一掂却是空的,便咧着干哑的嗓子道:“我半路上遇袭了,是韩荀带的队伍,大概有三四千人。好在我早有准备,命辕车围成圈子保护粮草,从里面射箭才打退他们……不过他们未往北退,一路向南而去。”
“向南?”郭嘉又警觉起来,“那是要奇袭许都吧!”
曹操连害怕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喃喃道:“曹仁追击刘辟到汝南,阳翟出了个缺口,只怕拦不住他们了。”说罢闭上了眼睛。
荀攸也是连连摇头:“兵围许都尚可防守待战,可是以后的粮道又该怎么办?”
“以后用不着粮道了……”任峻苦笑着摇摇头,“各地作乱新粮收不上来,今天送来的已经是最后一批粮食了。”
所有人都不发一语——完啦!一切都完啦!敌我悬殊、战事被动、士卒疲惫、后方空虚、人心离散、粮草将尽……所有的危机同时出现。曹操不得不承认,即便他周密部署一年又在开战之初占尽先机,可与袁绍的势力差距还是太大了,整个官渡之战不过是螳臂挡车,但是他又不得不挡!事到如今他已经死相毕露。就在死寂之中,又有阵嗖嗖的声音,征虏将军刘勋举着盾牌走了进来。曹操一愣:“你来做什么?”刘勋身为张绣的助手,应该驻守在前营。
“大喜大喜!”也不知刘勋是心宽还是根本就没心没肺。
曹操也懒得与这个一身毛病的家伙生气了:“还能有什么喜事?”
刘勋龇着大牙笑道:“幽州旧部鲜于辅率众归降。”
“嗯?!”曹操似乎不敢相信,用力拍了拍隐隐作痛的脑袋,“我都到这步田地了,还有人愿意往火坑里跳。子台通知诸将都去迎接,领他到中军帐来,我要亲眼见见这家伙。”
重拾信心
鲜于辅看样子还不到四十岁,一张紫红脸膛,络腮胡子打着卷,两只眼睛黑若点漆,不怒自威颇有尚武之气。他此番不是自己来的,还带着副将鲜于银、齐周,长史田豫,以及三千多兵和十几车粮草,差不多把家底全搬来了。
原来自平灭公孙瓒以来,袁绍表面上任命鲜于辅为建忠将军、督率幽州六郡,实际上却一直有步骤地裁撤幽州旧部,尽量把兵权转移到他二儿子袁熙手中。此番官渡之战,袁绍虽调幽州旧部随军听用,却对他们处处戒备,只令鲜于辅屯兵河北以壮声势,不允许到前线参战,还让蒋义渠所部时刻监视。经过半年的对峙,前方没有传来捷报,后方却传来了坏消息,袁熙趁鲜于辅不在大肆更换幽州六郡官员,意欲根除旧制。这可把幽州人惹火了,在长史田豫的劝说下,鲜于辅决定反水,将蒋义渠所部痛打了一顿,率部过河投至曹营。
无论现在的状况如何,有人来降终归是好事,曹操感到一丝慰藉,扫视鲜于辅带来的这一干人,眼光锁定在长史田豫身上:“是田长史劝说鲜于将军归顺朝廷的?”
田豫微微一笑,倒是直言不讳:“我对我家将军说‘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我家将军从善如流,马上就来了。”幽州武人多剽悍,又常跟鲜卑、乌丸那帮北狄打交道,所以不甚恪守什么忠君礼仪,都是以势力强弱论英雄。像田豫这般不看寡众肯辨贤愚的理智之人却是极少。
曹操听他这么说,甚是受用:“我观田长史将将而立之年,年纪轻轻就当了幽州长史,实在是难得啊。”
哪知此话说完,那帮人哈哈大笑起来。鲜于辅乐道:“曹公莫看这厮三十出头,单论打仗比我的资格还老呢,不到十六岁就跟着刘备打黄巾,地地道道的老兵痞呀!”他这么一说,连曹营的人也跟着笑了。
“田长史昔年曾跟过刘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一提到刘大耳,曹操便格外留意。
田豫倏然低头脸上露出几分黯然:“昔日在下还在弱冠之时,随刘玄德讨黄巾、征张纯,颇受他赏识。后来他往徐州任职,我因老母之疾归还乡里,临别之际他还拉着我的手道‘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也’。现在想来,往事历历在目……”
曹操闻听此言愈加悔恨——这么多人被大耳贼拉拢过,当初我真是瞎了眼,小觑了那厮!正懊恼间,又听田豫话风却变了:“惜乎!刘玄德不是成就大业之人。” ↑返回顶部↑